兩人來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巴納德學院,這是哥大專門的女子學院。
此后美國有著名的“七姐妹女子學院”之稱,發展到后來,僅僅瓦薩學院和哈佛的拉德克利夫學院開始招收男學員,剩下的仍只招女學生。
梁啟超先將一張五千美元的支票拿給她“老師說,他過段時間可能會去歐洲游歷,你就不要跟過去了,在美國先好好上學。”
康有為游歷歐洲會在瑞典待挺久,不知道他還會不會再買小島。
作為生活費,5000美元在二十世紀初相當奢靡,最好的工廠比如李諭這種工廠開出的待遇是一天5美元,一個月除去周末,110美元左右,一年也不過1300多美元。
這還是較高收入。
康同璧接過支票,問道“父親最近可好”
梁啟超說“不用擔心,老師一切安好。”
康同璧看向一旁的李諭“你是李諭”
李諭點點頭“沒錯。”
康同璧小聲對梁啟超說“父親不喜歡他,你不知道嗎”
梁啟超說“個人喜好而已,但李諭先生不失為一代大才,這次我們是受邀來參加哥大的講座。”
能在美國的大學開講座不容易,康同璧雖然知道李諭的本事,但不愿意接受他此前揭父親的短。
李諭懶得多費唇舌,交接完后就來到了哥大本校。
哥大校長塞斯洛以及卡朋蒂埃、丁龍一起來迎接他們,另外還有丁龍講座的首位講師夏德。
李諭和梁啟超現在都是超級知名的中國人,今天的講座不僅來了許多文學院的學生,哥大理學系同樣到來,把講堂擠得里三層外三層。
夏德是德國人,是二十世紀初歐美最知名的漢學家之一,他在中國待了接近30年,不僅講得一口流利漢語,還對中國的美術史、文字、藝術頗有研究。
而且此人著述甚豐,研究精當,在西方漢學界倍受推崇,他們將這一時期稱為“夏德時代”。
夏德高興道“非常榮幸請來兩位優秀的中國人。梁先生我是見過的,但我前年正好離開京城,你第二年就成名,未能得見,甚為遺憾。”
李諭笑道“的確遺憾。”
心中卻想,已經夠幸運了,自己又不能左右穿越時間點。
梁啟超說“此行倉促,未能準備得當。”
夏德說“您只需要隨便講講,就是高談闊論。”
梁啟超拱手道“獻丑了。”
梁啟超一直在研究新史學,于是根據中西方一些歷史上的不同展開了對比演講。
梁啟超在這方面貢獻不小,不僅僅只搞政治。
梁啟超講完后,塞斯洛又讓李諭同樣講了一些科學方面的論述。
李諭能講的也很多,于是針對最近自己最轟動的黑體輻射推導以及x射線衍射實驗稍微講了講物理現象背后的數學原理。
一旦結合上數學,不管什么學科,難度都會陡然提升。
記得早些年很多人還在吹噓讀書無用,尤其說什么學數學沒用。當時很有力的反擊就是數學是辨別什么人能夠走得更遠的最佳工具。
發展到后世,幾乎什么學科都離不開數學,比如那些經濟、會計或者金融考研的,數學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