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文最后說“應當說我們欠缺的太多,就算如今朝廷開始興辦新學,但與日本國此前傾國之力投入教育相比,仍舊相去甚遠。”
客輪抵達塘沽港后,李諭一眾人需要下船,李諭與孫文告辭“先生,青山不改,綠水長流。”
孫文在船上與他揮手致意“后會有期。”
李諭讓學生們先回京城,自己則要去看看天津的學校建設情況。
天津這塊地皮買得比較早,進度也是最快的,關鍵有嚴范孫和張伯苓兩位教育界大牛的幫助。
天津絕對是此時北方最重要的辦學重鎮。
嚴范孫已經辦了16所小學,還有11所女子小學,同時還設立了工藝學堂補習所及研習所。
嚴范孫對天津的教育事業貢獻非常大,基本上成體系開創了天津的近代化教育。
另外,天津的教育能做到這一點,也多虧了鹽商。
鹽是津沽文明的催化劑,天津城里光鹽商就有上百家。鹽商本來就有捐資興學的傳統,嚴范孫試辦新學,他的親家華氏便捐了1000兩銀子相助。
李諭見到嚴范孫時,他正在與張伯苓、金邦平等人一起研究李諭的各科入門講義。
“疏才兄弟”嚴范孫和張伯苓見到李諭突然到訪非常高興,“沒想到你能回來,現在海上據說打著仗哪。”
李諭說“俄國和日本此時正在積蓄力量,他們馬上就要在陸地上開戰,所以海上反倒風平浪靜。”
嚴范孫兩年前去過日本考察教育,但并沒有去過俄國,只是知道俄國很強很可怕,他說道“我們聽聞此事時都極為震動,當年三國干涉還遼,日本國終究還是念念不忘。”
嚴范孫心中也明白日本的企圖。
張伯苓接著說“很難想象,一個二等公使國,敢于挑戰一等大使國。”
目前,日本各種駐外使館用的是對應“二等國”的“公使館”名稱;而俄國作為“一等國”,則是“大使館”。
這種分類顯然歧視性很大,后來的正式外交場上全都棄用。
李諭苦笑“如果日本贏了,他們就會成為大使國。”
嚴范孫嘆道“日本國多年重視教育,功不可沒。”
嚴范孫他們都是辦實事的人,不會只慨嘆日本國或者俄國強大,或者當個噴子,而是在腳踏實地做事。
這種人歷來都是中華嵴梁級別。
嚴范孫給李諭介紹了金邦平,他是日本早稻田大學的畢業生,后來在北洋政府里當過高官。
然后嚴范孫拿出幾本講義“我們經過仔細研究,想要對你的各科講義進行一下更加細致的匯編,正愁找不到你探討此事。”
李諭當然同意“我在難度梯次上的確分得還不夠細致,你們能幫忙再好不過。”
張伯苓說“實話說,我從未見過如此全面的教材,大家非常珍惜,已經根據你的教材做了不少上課用的講義。”
“有用最好”李諭又問起自己那塊地皮,“現在新學校的建設進展如何”
嚴范孫說“基本的校舍已經辦妥,其實不用等一切就緒,我想幾個月后應當就可以招生。”
這些事情上李諭聽從嚴范孫的建議“過完年我就登報宣傳。”
張伯苓笑道“以你的名頭,真怕學校會被擠滿。”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