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碧城和近衛昭雪自然進不去,只能讓她們等候在外面。
在馬車里李諭甚至都沒來得及好好看一下圣彼得大教堂就進入了大殿。
教皇庇護十世與馬里亞諾等幾位樞機主教盛裝歡迎。
普朗克與李諭下車后禮貌道“見過教宗大人。”
庇護十世說“你們是我們的客人,除了二位,作為教皇教廷科學院的創始院士,我們還邀請了另外幾位在科學上優秀的學者。”
在場的有意大利的數學家皮亞諾,以及同樣從德國過來的馬赫、奧斯特瓦爾德等人。
李諭與他們一一握手致意后,庇護十世繼續對李諭說“普朗克院長以及皮亞諾先生等人,與我們此前有過多次直接的交流,并且早已同意了加入教皇教廷科學院的請求。而對于你的到來,是我本人以及馬里亞諾樞機十分渴望的,因為如果沒有一位來自東方的院士,將是不完整的。況且你對于當今的科學界有如此大的貢獻,考慮你如此年輕,將來必將更加璀璨輝煌。”
“謝教皇大人稱贊。”李諭說。
庇護十世又順便褒揚了幾個意大利在中國的人物“回看歷史,我們與貴國有著長久的往來,比如利瑪竇以及郎世寧。”
利瑪竇是最早的一批天主教傳教士之一。
李諭說“利瑪竇先生不僅是布道者,還帶去了科學的啟蒙,與中國的徐光啟先生一起翻譯了幾何原本,我們一直感念這樣的壯舉。”
如果是此前這么說,多少有點打教廷的臉幾百年來傳教士最大的貢獻竟然是去傳播科學
好在現在教廷已經服軟,連科學院都要辦了,所以并不覺得怎樣。
庇護十世說“我聽一些從貴國回來的人說過,他們在貴國的皇宮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副郎世寧先生畫的乾隆皇帝大閱圖。看得出,我們兩國有著很深的淵源,連貴國的皇帝都喜愛意大利的作品。”
這句話聽得李諭有點頭大。
各位在網上肯定見過一副乾隆的巨幅畫像,是年輕的乾隆一身戎裝握著弓箭騎在馬上。
這幅利用了西方繪畫技巧的畫作,就是出自郎世寧的手筆。
不過至于他們為什么能在中國皇宮看到這幅畫,當然是因為八國聯軍占領了故宮。
李諭咬了咬嘴唇,突然說“教皇大人,恕我冒昧,如果想要讓我加入教皇教廷科學院,就必須答應我一個條件。”
庇護十世并不奇怪“請講。”
李諭說“您既然提到了郎世寧先生,如果可以動用教皇的權威,幫我找回那幅同樣出自郎世寧的心寫治平圖但流失在海外的畫卷,我將不勝感激,也會用實際行動回報教皇教廷科學院。當然,如果畫作在私人手中,我愿付出金錢購買。”
心寫治平圖就是乾隆和他的十二位嬪妃的人物畫卷,在那場戰火中被擄走。
庇護十世有意賣李諭一個面子,只是一幅畫沒什么難度,于是說“不用你出錢,這種事情教廷完全可以做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