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國楨有些絕望“只是入門入門了多少”
李諭想了想說“如果數學有泰山頂這么高,姑且算作7000臺階,這本書僅僅相當于爬了幾十級而已。”
朱國楨張大嘴巴“那要學到何年何月”
“山頂現在可沒人而且你沒有必要學到那種程度,如果可以再上幾十個臺階,就足夠。”李諭說。
朱國楨問道“冒昧問下帝師在什么水平”
“你是指數學嗎”李諭說,“可能也就幾百臺階,距離山頂還早著呢。”
“連您都差這么多”朱國楨不敢相信。
李諭說“數學比較特殊,誰叫人家是科學的皇后。”
朱國楨無奈坐下“想娶這位皇后真的有如登天。”
李諭笑道“你膽子還不小,想娶皇后。”
“戲謔之言,”朱國楨說,“但為什么我可以發現這個看起來很簡單的數學問題,連你都無法解答”
想解釋09的循環為什么等于1真的非常困難,真正要證明,需要用大學數學一門專業課實分析的內容。
目前這個時間點,可以搞定的恐怕只有德國的那位數學大佬戴德金。
李諭無奈道“哥德巴赫猜想、費馬猜想都聽著很簡單,可就算全世界最好的數學家,目前也無法回答。”
又解釋了一番后,朱國楨才總算沒有被打擊到積極性,回頭還要繼續學習科學。
李諭挺感慨,他的年齡放在后世起碼已經是研究生階段,卻要從頭開始學科學各科,起跑線不知道輸了幾條街。
但朱國楨卻充滿干勁地說“圣人說,朝聞道,夕死足矣。在下年齡不大,何有太晚一說。”
李諭鼓勵道“以后你可以去大學堂旁聽課程,我準許你到未來要建的清華學堂旁聽。”
朱國楨卻說“清華這是什么不知名學校要去也當去帝師曾經上的京師大學堂”
李諭笑道“好好好,可以可以”
朱國楨走后,趙謙拿來了兩封從上海過來的信。
第一封是蔡元培寫的
“今日聽聞疏才兄弟參與的游美學務處招納公費赴美留學生,我南洋公學優秀學子極為熱衷,望疏才擇日赴滬商議。”
蔡元培因為已經加入同盟會,不太敢到京城,所以只能寫信讓李諭動身。
第二封信則是鐘觀光要借錢的
“疏才弟,本人為促進家鄉寧波之教育,近來回鄉興建了蘆瀆公學。但苦于缺少資金,如今已有3000銀元債務到期,希望疏才兄弟暫時幫助周轉一二,他日必連本帶息奉還。”
鐘觀光創建的這所蘆瀆公學就是后來寧波的柴橋小學。
寧波與上海隔海相望,地理位置還是挺好的,是當年第一批開埠的五城之一。
而且當年英國人首先看中的也是寧波以及寧波旁的舟山群島,最早的外灘也在寧波。
舟山島同樣很有機會成為香港,只不過英國人考慮到寧波的甬江太窄,且距離自己在遠東的最后一個補給站新加坡又太遠,所以還是選擇了香港島。
但寧波肯定受到了上海很多輻射影響,相比較起來,目前也比較現代。
鐘觀光在上海灘待了這么久,眼見上海一天比一天好,心中早就明白教育的重要性,遂動了回鄉建設學校的想法。
而且上海消息靈通,鐘觀光又是做科學儀器進出口生意的,知道李諭在美國工廠的生意非常大。
額,他猜得確實沒錯。再過上幾年,如果有中國富翁福布斯榜,李諭很可能榜上有名了。
李諭熱衷教育,回信答應了他的請求,并且在信中提到可以給他也留學機會。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