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閑暇時候就繼續寫星戰后傳的劇情綱要,好在不是特別難的事情,畢竟有呂碧城打打輔助。
因為前段時間在天津勸業場的成功,北方工業巨子周學熙再次找到了李諭。
周學熙最近剛剛復辦了啟新洋灰公司,進行水泥生產。
在唐紹儀興建了卷煙廠后,他也有意搞一些新廠子,所以來找李諭商討工業上的一些規劃布局。
周學熙是二品大員,并且是袁世凱專門負責工業方面的心腹,他老爹周馥目前是兩廣總督,給復旦大學出了2萬兩的就是周馥。
李諭正好也有一些建議給周學熙好好提一下。
另外,周學熙帶來了幾名北洋大學堂的優秀學生,其中還包括人口學家馬寅初。
幾句寒暄后,周學熙先拿出了推介信“帝師,去美國留學這么好的事我們北洋大學堂不可能不摻一腳。”
馬寅初本來就是要去美國耶魯留學的,無非相當于早去一年,并且馬寅初的確算是這一屆北洋大學堂中的學生翹楚,各科成績都非常不錯。
李諭順水推舟道“能有這么優秀的學子,我們也心中欣慰。”
鳳鈴給他們端上了茶水,周學熙說“我看過了帝師的工廠生產的產品,實際上有點大出我所料,竟然均是民生產品。按照西洋諸國的發展,不是更應該發展重工業嗎”
李諭當然知道這個道理,不過重工業現在真心沒有發展的環境。
李諭說道“周大人,即便是英吉利國,早年也是靠紡織業起家。與衣食住行相關的產業是可以進行大規模生產同時發展為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這樣一來可以吸納更多工人,二來能夠攢資金,進一步發展后續產業。”
周學熙做了十幾年工業,一聽就明白“這個道理簡單也深刻,但朝廷卻不這么想,一日造不出強大的火炮,便一日無法安寧。”
李諭無奈道“雖然恐懼來源于火力不足,但軍火工業是上層產業,需要熟練的工人,更需要極其優秀的槍械技師,還需要生產線,每一樣都不是那么簡單的。”
周學熙說“總不能只靠買吧”
李諭說“暫時而言,軍火完全可以當做一門生意,因為確實可以買到,大洋對岸的美國人就熱衷售賣軍火,所以我們創造外匯再購買就是。”
周學熙嘆道“可那樣的話,需要紡出多少棉布才能換一門炮”
李諭攤攤手“創業維艱說的就是這個,沒有辦法,只能挺過去。但我們有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基礎,對我們而言其實更加有利。”
李諭說的都是后來中國走的必經之路,所以才敢這么言之鑿鑿。
周學熙想想的確沒有什么更好的辦法,說道“我的腦子里裝的東西太少,比不上帝師。”
李諭謙虛道“周大人殫精竭慮,一心為本國工業,其心可昭。等以后有了更多的優秀學生以及技工,很多事情就沒有那么困難了。”
“希望如此吧。”周學熙道。
李諭又說“而且我的工廠規劃中不僅有這些民生用品,還有更加復雜的汽車配套產業以及無線電產業,這些東西價值高,需求量又極大。”
周學熙說“無線電我已經見識過,汽車怎么生產”
李諭搖搖頭“不是生產整車,而是重要的零部件,比如底盤的四驅系統、變速箱甚至發動機。”
周學熙說“帝師做的都是洋人才能做的東西,我更不明白,似乎幫不上什么忙。”
李諭已經準備好了一些文件,拿出放在桌子上說“我一家企業做不了這么多東西,就算在美國的工廠也做不了,需要很多配套產業,比如螺絲廠、模具廠、鐵釘廠等等。”
“這些東西聽起來要簡單許多,”周學熙摸著下巴說,“帝師的意思是我們幫你生產所需要的零件,做一家零件廠的零件廠”
李諭笑道“可以這么理解。”
周學熙又問道“原來真的有零件廠的零件廠洋人莫非也是這樣”
“整個工業體系就是這樣的,”李諭繼續給他解釋,“產業上下游以及銷售渠道足夠暢通的話,可以養活非常多企業。”
“連袁總督都對你刮目相看,我沒有理由不相信你,”周學熙說,“你正好做這個工業體系的龍頭,我全力配合你”
李諭說“這些產業賺錢能力很強,到時候袁大人不會有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