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間點到了日本,李諭亦不得不見識,甚至參與到了一場在日本別開生面的大論戰
以梁啟超為代表的改良派vs以章太炎、胡漢民、汪兆銘等一眾大佬為代表的革命派。
梁啟超的陣地是他的新民叢報,革命派的陣地則是剛剛成立的民報。
正好日俄戰爭的勝利同樣大大震撼了所有在日留學生以及旅日華人,大家圍繞著中國未來的走向展開了曠世大論戰。
實話說,論知名度,革命派這一大幫子人雖然也很厲害,但目前他們加起來知名度也比不上梁啟超,所以與梁啟超論戰反而可以提高革命派的知名度。
李諭猜測他們肯定有這樣的想法,巴不得和梁啟超打一場筆戰。打不過也無妨,反正自己的革命思想能夠宣揚出去。
民報剛剛發表了三民主義,接著又提出了六個辦報方針顛覆清政府;建立共和;土地收為國有;維持世界和平;中日聯合;以及爭取世界各國支持或者贊成中國的革命事業。
其實這六條還是在深化三民主義。
而梁啟超哪,本來也有點革命思想了,但去了趟美國被康有為一頓臭罵后,只能遵從師命繼續堅持改良,甚至說過嗚呼,共和共和吾與汝長別矣
今年初梁啟超發了兩篇長文開明專制論以及論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之得失,后來合二為一,就是中國存亡大問題。
這篇文章刊印了上萬冊,在日本廣為散發。主旨就是竭力反對革命,而是應當先實行“開明專制”,然后再實行君主立憲。
革命派在迎回“民國第一噴子”,上噴慈禧、下噴孫文、以后還要噴老蔣的戰斗力爆棚的章太炎后,終于有實力可以和梁啟超正面對線。
革命派這邊能出的人很多;改良派雖然人也不少,但其他人基本只能負責守家,梁啟超一個人守三路。
民報的發文,言簡意賅,直擊靈魂第一,要革命,推翻滿清;第二,要實行共和;第三,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看到民報來勢洶洶,梁啟超不敢怠慢,親自提筆撰文回擊
“吾認為不必要革命。因為中國并不存在民族歧視與壓迫;舉國人民,在法律上本已平等。光緒皇帝是圣主,只要實現立憲,就可改變中國之狀況,逐步使國家富強。
“既然立憲之后,滿漢可平等,則無需革命。且中國民智未開,貿然鼓動革命,只會引起暴民騷動,殺人盈野,甚至招致帝國列強之干涉,那將會亡國滅種
“”
一家酒館中,章太炎找來李諭喝點小酒。
李諭剛剛在東京帝國大學完成了一場演講,贏得了很多師生的贊揚,一時之間日本的各大報紙都在宣揚李諭獲得諾貝爾獎一事。
甚至報紙上還提出了“日本國在軍事上戰勝白人,而李諭則在科學之道戰勝白人”等等論調。
總之現在李諭在日本國同樣頗受歡迎。
歐美并沒有滿足日本在戰勝俄國后的條約,日本感覺自己在國際上仍然被歐美所孤立,小心臟備受打擊,只能回頭繼續拉攏清廷。
現在李諭的知名度可以說已經與梁啟超不相上下,只不過兩人所在的領域不同。
章太炎當然知道李諭的能耐,所以把他拉了過來。
酒館中在座的還有胡漢民、汪兆銘、宋教仁、陶成章等。
李諭見狀笑道“你們要是開會的話,我改天再來。”
章太炎連忙把他拉過來坐下“你可不能走,這么好的酒,要是沒有你,就少了一半風味。”
李諭說“在座都是同盟會成員,我一個外人,恐怕會讓你們不方便。”
“怎么可能不方便”章太炎指著在座的人問道,“你們方不方便”
胡漢民等人立刻說“方便,方便”
“你看吧”章太炎說,“他們都方便而且我們就是希望有你這種既開明又是局外之人來參詳顧問,并不是讓你入會。”
宋教仁則說“中山先生說過,你在美國時已經與紐約的洪門大佬司徒美堂結為兄弟,我們不會難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