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本身真的沒多難,關鍵就是背后的數學讓人抓狂。
估計一些在高中搞過競賽的人會很有感觸。
對于競賽而言,肯定是數學競賽比物理競賽更難。但并不能說明哪個更考驗智力。
即便僅僅是高中數學競賽,其出題范圍并沒有涉及到任何大學數學知識,也能把題目出到變態般的難度。
可以說高中數學競賽的題目已經沒有難度上限。
有些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o的題,連大學的數學教授都會感覺兩眼一抹黑。
但物理競賽就有上限,即人類物理學認知的上限。解題肯定是借助已有的物理定理,自由發揮的空間不大。
物理競賽絕對難不倒頂級大學物理專業的高年級學生。任何物理難題都可以在某一本高等教程或者論文中找到命題依據和解答思路。
總之,最難的數學題可以形成一篇優秀的論文;而最難的物理題絕對不可能超過已有的論文。
另外,數學競賽沒有什么章法,出題可以天馬行空,解題方法也可以有很多種。備考數學競賽必須要做浩瀚的題目,還要比較有天賦。
但物理就很有章法把大學微積分還有四小力學學完,就只剩一些解題技巧了。因為在高視角下,物理競賽的題目可以很簡單,有點降維打擊的感覺。
李諭高中時就準備過物理競賽,不得不學了很多數學。后來上了大學更有感觸數學好的不見得物理好,但物理好的數學絕不會差。
只是萬萬沒想到堂堂物理超級大神中大神愛因斯坦也會有這種數學上的苦惱。
愛因斯坦信上后來的內容就有些無奈了
“我準備先搞點其他東西,比如發明一臺可以放大電荷的機器。我已經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在這上面,現在我可以用幾根金屬棒感應出十倍的電流,然后再將它們轉移到圓盤上,重復這個過程幾次,就能夠放大微弱的電流。
atdivcsstentadva“我認為這是一個天才的思路,但問題是如何讓它們運轉起來。我在信的后面附上了設計圖紙,我知道你在美國時,曾經設計并制造出無線電設備這樣優秀的儀器,所以我相信你會有相應思路。
“”
李諭翻出后面那張圖紙,更加哭笑不得。這個設計要說巧妙吧,的確巧妙,但離著真正優的秀實驗物理學家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如果居里夫人或者盧瑟福這種實驗大佬看到,一定會隨手扔到廢紙簍里,畢竟這兩位設計的實驗儀器,精度比愛因斯坦的高了不是百分比多少,而是幾個數量級。
李諭先給蘇黎世大學回了信,并且在信中推薦了愛因斯坦
“很榮幸能收到貴校邀請。不過本人距離歐洲太遠,實在難以赴任。而在你們的身邊,其實就有一位出色的物理學家,他的名字叫做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是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的博士。愛因斯坦先生曾經在物理年鑒上發表了數篇極為優秀的論文,論述了光電效應以及相對論等當下最先進的物理思想,他絕不會讓你們失望。”
至于普朗克的來信,不說就知道在寫什么,除了一開始詢問了一下最近的學術情況,后面就是在和李諭聊什么時候發表星戰后續
李諭在給愛因斯坦的信中,先鼓勵了一下他搞實驗創新的舉動,然后還是好好闡述了一下關于相對論正確的論點,比如相對論肯定會遵從物理學中的一條基本原理最小作用量原理。
而在給普朗克的信中,李諭同樣講了相關的內容。
德國,柏林大學。
普朗克正在辦公室看最近的學生論文以及物理期刊。
敲門聲響起,他的高徒勞厄走進來“教授,李諭的信。”
“天哪”普朗克放下紅酒杯,“難道太平洋又被封鎖了,為什么這么久才寄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