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齊白石毫無名氣,就是靠著樊增祥的這張潤格作背書,才慢慢有了銷路。
此后十年內,齊白石幾乎一直在用這張潤格。
價格不算便宜,一個字就要三個銀圓。
而且字越小越貴,“字若黍粒,每字十金”,就是說如果米粒大小的字,一個字就要十個銀圓。
印章這時候絕對算國內的奢侈品,有沒有印章就能夠看出其是不是有錢人家,單單印章的材料普通人就負擔不起。
“我就喜歡爽快人,不藏著掖著,”李諭說,“我想多刻幾方印,要私人印章、藏書印章、書信印章,還要名字印章、字號印章,算吧算吧七八方印吧。”
齊白石琢磨了一下,是筆不小的買賣,但七八方印刻出來至少要半個月,自己也就需要在上海多停留半個月,完全打亂了他的行程。
李諭看出他的猶豫“放心,先生可以住在豫園中,衣食住行都可報銷,閑暇時還能看看宋版書。”
“宋版書”齊白石有些被打動了,“好吧,活兒我接下了,但錢要先付。就算八方印,一個印章暫且按四個字,先交96銀圓。”
李諭自然知道齊白石的脾氣,他可是出了名的“扣”,一定是先拿錢再干活。
后來他名滿天下,求畫的人異常多,于是在北京的家中專門掛了一張條幅“賣畫不論交情,君子有恥,請照潤格出錢。”
至于他為什么這么“扣”,應該是因為其出身貧寒,前半輩子過得太苦了。
李諭取出100銀元,沒想到齊白石退回了四塊錢“該多少就是多少,如果需要加字,再行加錢。”
李諭心中一樂,老爺子挺有趣也挺有原則。
齊白石話不多說,拿了銀子就去干活。
100銀元看起來挺多,不過扣除材料費以及可能出現的失誤,其實掙不了多少錢。如果想要靠賣印掙大錢,價格起碼翻一倍才行。
不過有了樊增祥的潤格,起碼不會讓齊白石太過貧苦,只是活得不像吳昌碩那么瀟灑罷了。
齊白石住進了豫園的一個房間,李諭回來時,他正在四處閑逛,但走幾步就搖搖頭或者嘆口氣。
李諭好奇道“白石先生,你是怎么了”
齊白石指著里面亭臺草木的布置“意境上差了太多,該遮的地方不遮,該露的地方又不露。我游覽下來,時而心中憋悶,時而又心中氣短,必然不是高人所做。”
李諭說“建得有些倉促,里面的池塘、假山不少是用混凝土臨時搭建,自然少了天然神韻。”
“混凝土洋人的東西”齊白石問道。
“是的,”李諭說,“是用洋灰摻和了鋼筋、砂石的建筑材料。”
“那也不應該如此僵硬”齊白石大搖其頭,旋即又說,“但好在房屋建筑的風格還算不錯。”
好嘛,果然搞藝術的眼睛毒。
以后如果有機會,再讓營造公司調整調整花園布局吧。
齊白石住進了李諭給他安排的一間屋子,他買好材料后便開始閉門不出。
李諭則找到上海租界,把電線引了過來,并且安置了一臺無線電報機。
這種專門的供電價格不菲,只能盼著以后上海縣衙多點用電戶,把價格分攤下來。
這方面楊斯盛有做提前考慮,預留了管路,不至于讓電線裸露在外影響美觀。atdivcsstentadv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