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金陵
此時德國的制藥行業在全世界都很牛,拜耳以及默克是兩個扛把子的大企業。
與德國合作早點辦藥廠是個非常有前瞻性的舉措。
德國的技術很好,也樂于投資,因為他們缺少殖民地,和美國一樣,更傾向于經濟上的開疆拓土。
另外,最關鍵的一點是后續歷史的發展。
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由于德國都是戰爭發起國,受到了各國極為嚴厲的封鎖以及制裁,很多德國大企業的國外分公司都被強制沒收。
其中非常典型的應該就是默克制藥的美國分公司默沙東制藥。
李諭穿越前,默沙東同樣是世界前十的超級制藥巨頭。
默沙東本來是默克公司在美國開設的分公司,而且業務做得很不錯,結果一戰期間被老美沒收,交由本國公司運營。
默沙東這家藥企與中國的淵源蠻久,一些歷史上的往事似乎還可以映照現在。
比如1980年代時,咱們開展了規模巨大的防疫運動,其中,肆虐的乙肝是一個攻堅重點。
默沙東當時已經制造出人類第一支重組rdna乙肝疫苗,不過這種疫苗在中國的售價卻遠高于美國,中方請求引進生產技術和整套生產線,卻遭到了拒絕。
然后1988年,陶其敏帶領團隊自行研發成功了國產疫苗。
默沙東頓時慌了,意識到這是打開中國市場的最后時機,再晚就沒機會了,所以連忙假借人道主義援助的名義,以700萬美元的象征性資金分享了生產技術。
看得出,默沙東作為默克的一個分公司,實力已然極為強大。
如果能讓德國的拜耳和默克在中國早點建廠,好好運作,等一戰打完,不僅兩家藥廠很可能運作成自家的,還可以再培養出來好幾家優秀的民族藥企。
這是個絕佳機會,也是只有穿越者才能有的提前預判。
總代理艾利亞斯得到德國方面的回復還要過幾天。
李諭并不著急,而且估計德國方面還會討價還價,比如握有更大股份等。
只要不超過七成,李諭就可以接受,反正早晚都是自己的他們想多投資更好
但具體的策劃以及地皮批復需要李諭跑跑腿,趁著現在租界以及周邊還有不少未開發土地,讓兩江總督之類的大官出個面,應該不難辦到。
走出咖啡館,李諭招呼一個大街上賣報的小童,要了一份今天的申報,打開第一頁,就看到一個碩大的廣告
中間是一個戴著海軍帽子留著兩撇胡子的日本軍官,胸前有兩個大字“仁丹”,兩邊則分別寫著“環球無二”“常備神藥”。
文中的介紹更是神乎其神,什么“起死回生”、“包治百病”的,仿佛真是靈丹妙藥。
李諭又買了一份其他的報紙,最顯眼的位置仍然是這個廣告。
好嘛,看來李諭動作得加快點,小日本已經瞄準了中國龐大的醫藥市場。
話說小日本現在也沒有辦法,他幾乎所有的外貿對象都是中國客戶,要是沒有中國市場,小日本可能連明治維新里的經濟政策都不可能如此順利地推行下去。
但小日本做生意真的不太講原則,不像歐美人一樣即便搞競爭至少也是商業上的手段,陰招都會放在經濟范疇里。
小日本可不管這一套,良心都讓狗叼走了,還談什么競爭商業經貿
回到豫園后,一名信使把從南京來的一封信交給了李諭,看署名寄信者是兩江總督端方,他正好有事需要見見李諭。
真是困了就有人遞枕頭,李諭欣然應允。
李諭知道上海縣衙里的縣官肯定沒有給工廠劃撥土地的權限,至少也要封疆大吏或者一省巡撫。
更何況地皮臨近租界,又有洋人參與,十分敏感。
至于端方,找李諭同樣有正事,一來端方剛剛奏請建設了暨南學堂即后來的暨南大學,想找李諭來學堂講兩句;二來李諭前段時間買了皕宋樓,他又碰上了另一個大藏書樓的售賣事宜,所以需要李諭這種有經驗的聊一下價碼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