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帶著呂碧城坐上輪船招商局的小火輪,沿著長江溯流而上,很快抵達了南京。
兩江總督署即后來的總統府,李諭穿越前來這里玩過。
按照清朝官制,兩江總督是僅次于直隸總督的大官。
至于“兩江”,指的是江南省與江西省,其中江南省包括后來的江蘇與安徽。
端方是個滿人,屬于晚清少有的幾個正派一些的滿官。
尤其是自從去年作為五大臣出洋考察一番后,思想上比普通滿官開明不少。
換句話說,大部分滿官思想實在過于落后。
端方知道李諭背景極深,不僅是帝師,還與兩位最牛的大官袁世凱、張之洞交情匪淺,更別提洋人都十分尊敬他,遂安排了非常正式的接風儀式。
總督府內,端方擺下了非常豐厚的宴席。
幾番客套話后,端方聊起正事“帝師,上個月杭州的八千卷樓的丁家與我聯系,他們實在無法維持藏書樓的經營,想要尋找買家。由于數額巨大,我思來想去拿不準該出什么價碼,所以請帝師跑一趟。”
清末有四大藏書樓,八千卷樓是其中之一。
這座樓中同樣藏有不少宋版書,不過沒有皕宋樓那么多,大概四十來套,但總的藏書數量達到了20萬卷,比皕宋樓多一倍。
歷史上,皕宋樓被賣給日本人后,很多人痛心疾首,所以在八千卷樓傳出想找買家的消息后,端方立刻聯絡上了丁家。
李諭思忖道“我出價20萬銀圓,考慮到皕宋樓宋版書多,總量卻少,我想大人可以給八千卷樓出到七至八萬銀圓。”
“是個比較合理的價位,”端方摸了摸胡須,“我明日就奏請朝廷,盡快撥款購置八千卷樓。對了,你的書買回來后,打算怎么處理”
“我在上海豫園建了一棟藏書樓,找了十個抄書匠謄寫。之后準備把這批書存放到未來的大學圖書館中。”李諭說。
“圖書館”
端方見過很多藏書樓,但圖書館國內真的沒怎么聽說過。
“制臺大人去年不是去過歐洲嘛,想必見到許多歐洲城市都有圖書館。”李諭說。
“你這么說還真有點印象,”端方想了想,“若能興建公共圖書館,與當下推行新學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可以啟發民智。”
atdivcsstentadva李諭趁機建議“大人何不就在南京建一座圖書館,就叫南京圖書館,將八千卷樓之書移至館中,不僅可以起到保護之用,還能招募優秀人才深入研究,發揮更大價值。”
“有道理”端方被說動了,“但是名字叫做南京圖書館怕是不妥,我想應該叫做江南圖書館更佳。”
“全憑大人決斷。”李諭說。
反正這座圖書館開始的確叫做江南圖書館,但最終還是要改成南京圖書館。
端方確實真的這么做了,所以后世有時將他作為近代圖書館創始人。
江南圖書館創建后,端方一發不可收拾,直接把創建圖書館當成了畢生大業,此后湖北圖書館、湖南圖書館、京師圖書館,他都出力很大。
端方又說“另有一事,我剛于鼓樓創建暨南學堂,標準即按照京師大學堂,學生專門收錄從南洋歸國之僑生。帝師作為當今全國,不對,全天下最優秀之西學巨匠,必須在開幕式上幫本官做番講演,好表明我尊重新學之意。”
李諭笑道“恭敬不如從命。”
反正李諭樂于搞搞教育,培養未來的人才,去去無妨。
李諭趁機把自己想要聯合德國人開設藥廠的事情告訴了端方。
端方說“事情是好事情,我可以同意,不過選址需要讓德國人親自來洽談,畢竟他們在青島還有租地,如果最終選在青島,我便無能為力。”
端方的說法不無道理,青島是德國人在遠東的橋頭堡,一直悉心經營。
而且自從庚子國難后,地方官與洋人做買賣都變得謹慎很多。
但李諭感覺應該可以說動拜耳在上海建廠,不過要選在租界里或者緊挨租界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