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一個女子本身有點心機和能力,就像浮浮沉沉的賽金花,才能勉強闖出一片天。
李諭與李國杰吃完飯,來到了前門大街上,突然一個美國人迎了過來。
“李諭先生,太巧了,在這看見你,我有一樣新的專利構思,希望你能幫我看一下。”
李諭沒有拒絕,展開他的圖紙,是一種關于汽車倒擋的設計,李諭直接指出其中問題所在“雖然看著可行,但無法與前進擋有效結合,汽車空間有限,不可能專門設置一套倒擋系統。回去繼續改進吧。”
美國人竟然很聽話“多謝院士先生指教,我這就回去改。”
整個過程持續了不到十分鐘。
李國杰驚訝道“不愧是帝師,竟然可以如此輕描淡寫地點評洋人我記得這個美國人是教會學校的一位著名講師。”
“只能說明教會學校還需繼續提高師資水平,”李諭隨口說,“也可能是他沒有看到過如今汽車發展到了什么樣子,自己閉門造車,其實已經落后當下設計好幾代。”
李國杰不明覺厲“老師厲害”
“別,我可不是你老師。”李諭笑道。
清末民國時期的中國人都非常渴望獲得洋人的認可,尤其是大名鼎鼎的洋人。
即便是山西王閻錫山,曾經只是短暫見過一次泰戈爾,回頭就大肆吹噓炫耀。
而李諭接觸到的,已經是如今科學界最頂尖的人,都不用自己宣揚,報紙都會把他吹上天。
借著李諭的名氣,諾貝爾獎也更早進入了中國,讓廣大國人更深入地了解。
申報以及大公報繼續邀請李諭寫一篇關于去年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文章。
申報財大氣粗,給的價碼很高,一篇文章就50銀圓;大公報則只能給20銀圓。
不過李諭還是得給夫人面子,所以選擇給大公報投稿。
去年的諾獎值得大書特書,尤其物理學獎獲得者是發現電子的湯姆遜。
這就是風向標,諾獎的態度一直在往原子論的方向上帶。
電子的發現更讓微觀物理學成了一個大熱門。
化學獎的獲得者莫瓦桑比較悲壯。這年代搞化學的難免要接觸有毒化合物,更麻煩的是很多時候他們自己都不知道有沒有毒。
莫瓦桑為了用砷化物制造單質氟,不幸砷中毒。
他去年剛剛拿了諾獎,今年就撒手人寰。
生理學獎的獲得者卡米洛則開創了神經元學說,對于研究神經學有很大幫助。
這個學說有必要多提一嘴,因為人類對于腦科學的研究非常緩慢,明顯滯后于其他學科,即便到了李諭穿越前,也存在很多難以解決的困難。
而且關于包科學,還有一個一直以來非常困擾醫學界的疾病精神病。
精神病的研究此后成了醫學史上的一個難以抹去的污點,諾獎都在這上面栽了大跟頭。
不僅西洋各國,國內此時對精神病也無所適從。
反正此后這上面還有不少要說道的。
至于文學獎與和平獎,分別授予了意大利詩人卡爾杜齊和調停了日俄戰爭的老羅斯福。
李諭大體介紹了每個人的生平以及貢獻。
尤其對物理獎、化學獎、生理學獎進行了比較細致的講述,考慮到國內讀者的科學素養還比較低,所以李諭做了很多解釋,導致文章寫得挺長。
但效果還是不錯的。
起碼讓很多人對科學產生了濃重興趣。
二十世紀初是科學大爆炸的時代,而且是各個領域都在突飛猛進,只要精心研究,肯定有一些優秀的國內科學家能做出更大的成績。
此后民國時期對大學教授又極為重視,科研條件雖然不如國外,但起碼科研環境還算可以。
希望大大的。atdivcsstentadv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