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剛復說“可我對數學仍舊有很大的執念。”
李諭笑道“數學這東西,學到深處可就不是這么和藹可親了。而且學物理不會耽誤你學數學,甚至數學不好也搞不了物理。”
反正李諭明白,哪怕高考數學能考145,也僅僅初步說明有報數學專業的資格。
他上輩子時,北大數學系有一句名言“每年總有些數學高考滿分的同學不自量力地報考數學系。”
甚至數學系宿舍還會有這種對話
新生小明大家好,我是某某省狀元,數學滿分
其他人6,你居然參加高考
哎,反正數學真的是太吃天賦,似乎只有大神與普通人,沒有中間值。
不過數學專業本身挺好的哈,學明白了可以進計算機或者金融系統。
“帝師,我還有個問題,”胡剛復又問道。“我在看你寫的幾篇物理趣事時,提到物理需要直覺,這是怎樣的直覺”
李諭想了想說“就是愛思考,比如阿基米德洗個澡就能發現浮力定律。而且是有根據有基礎的思考,不能胡亂思考,否則就成了詭辯。”
“芝諾的烏龜不就是詭辯您可是說它撬動了數學的發展。”胡剛復又說。
“這個現在已經談不上詭辯,應該叫悖論,”李諭說,“我給你說說什么叫做詭辯。比如有人說,看醫生其實是給醫生看,肉夾饃實際上是饃夾肉,救火是消滅火而不是拯救火,然后就得出結論,現實世界與描述相反,白的其實是黑的,黑的其實是白的。又或者古人所說的白馬非馬,都是基于有限的理論去推無限的世界,一點都沒有科學思維。”
胡剛復說“我的確見過很多這樣的言論。”
到了民國時期更多,李諭笑道“這就是半瓶子醋晃蕩的典型,邏輯也不是這么搞的,應該是嚴謹的歸納。物理的思考與數學上的思考一樣深刻,等你學了物理后,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數學。”
輪船在日本短暫停留,李四光上了船,李諭已經和他約定好,送他去歐美留學。
到達舊金山后,唐國安領著他們先到理發店,剪去發辮。
停留了三天,在美國移民局填寫完檔案后,李諭收到了邁克爾遜以及芝加哥大學校長賈德森的邀請,讓李諭帶著學生去芝加哥大學參觀。
唐國安了解李諭在歐美有著非常大的名望,剛落地就收到芝加哥大學的邀請都感覺不到奇怪。
唐國安學的是法律,不是很了解邁克爾遜在物理學上的地位,但非常清楚知道賈德森校長作為憲法專家此時在美國法律界無上的榮光。
關鍵賈德森校長還非常給李諭面子,讓所有中國留美學生都來參觀大學。
從舊金山坐火車去芝加哥花了兩三天,芝加哥大學校長賈德森與物理系主任邁克爾遜一同迎接。
眾學生流連于芝加哥大學內,李諭與邁克爾遜聊了起來“今年斯德哥爾摩的投票結果,不出意外就會是教授您。”
邁克爾遜笑道“只可惜烏云還沒有散去,我似乎是給物理學帶來了麻煩。”
李諭又看到與他一同來的另一位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于是問道“您是密立根教授”
“是的。”密立根回道。
“幸會幸會”李諭同他親切握手,“聽說您在重新進行測量基本電荷的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