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你都知道”密立根訝道。
atdivcsstentadva李諭說“一個月我剛收到最新的一批雜志,進行了報道。”
密立根說“雖然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湯姆遜主任以及威爾遜先生已經做過多次基本電荷量的實驗,但我還是不認同他們的結果,因為我仔細研究過他們的論文,實驗過程有無法消除的誤差。”
李諭點點頭“我看過,他們使用的方法是云室,測量的實際上是整個云霧中離子電荷的平均值,并不準確。”
“所以即便世界最優秀的卡文迪許實驗室已經得出結論,我仍舊無法接受。”密立根說。
李諭問道“你已經開始了實驗”
密立根說“你要看一下嗎”
“榮幸之至。”李諭說。
密立根在前面帶路“能讓當今世界頂級的科學巨子指點,對我也有收獲。”
后世評出過十大最美物理實驗,密立根測量基本電荷的油滴實驗位列其中。
但在他之前,電子剛剛發現那天起,科學家就在做這個實驗,因為科學界很清楚,只要得到基本電荷量的準確數值就會瞬間讓原子物理上一層樓,許多公式也能大大推進。
這個小東西挺關鍵,并且能夠直接證明電子這個比原子還要小的微粒存在,意義非凡。
來到密立根的實驗室,李諭發現他目前還是在重復威爾遜的實驗。
密立根說“從去年開始,我不滿于威爾遜實驗值那樣大的變化幅度,因此又重復他的實驗,但并未得到比他更一致的結果,有些使人很失望。”
科學就是這樣,前方一團迷霧,想要推翻別人,至少要先達到對方的成果。
此前威爾遜得到的基本電荷量數值是103x1019庫倫,后世的精確結果是16左右,相差得有點大。
李諭說“要想用威爾遜的方法做出穩定結果,要花不少時間。再設計新的實驗方案,恐怕還要花費數年。”
密立根似乎早就有這個心理準備“我已經找好助手,并且讓學校將教學任務減到最少,勢必完成這項研究。因為在所有物理常數中,有兩個具有突出的重要性,一個是光速,它出現在理論物理學的許多基本方程之中;另一個則是最終的,或者說是基本的電荷量。”
這是密立根的原話。
但李諭立刻意識到,光速的測量是同在芝加哥大學的邁克爾遜完成;而基本電荷量的測量則由他密立根完成。
這不就一下子把芝加哥大學的地位抬上去了,順便也能讓一直瞧不起美國科學界的歐洲看看。
似乎世界的物理中心瞬間移到了芝加哥。
密立根拿出自己的一些實驗結果給李諭看,李諭心中知道基本電荷量的準確數據,所以看了一眼后就說道“威爾遜的方法已經到達極限,必須改進。我認為最關鍵的就是實驗介質的重新選取。”
密立根問道“實驗介質”
李諭說“如果用不能揮發的材料代替以往實驗用的水滴或者乙醇,將會明顯減少蒸發的影響,從而讓實驗精度大大提高。”
密立根似乎打了一個冷顫,激動道“天才的設想”接著沉思道“但需要重新制作一套儀器,這件事又比較麻煩”
密立根油滴實驗最關鍵的地方就是把水滴換成油滴,同時又能夠想辦法測出極小油滴甚至小到接近空氣分子大小所帶的電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