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說“總體上我肯定還是相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反作用于物質的唯物主義觀點。”
“竟然是德國哲學家馬克思”杰森竟然知道他,然后說,“中國已經流行德國哲學”
“只有很少有文化的知識分子看過,”李諭說,“大部分中國人其實都不認字,你知道的,這種情況下,相信神仙才更加容易理解。”
杰森突然說“既然有那么多神了,也不怕多一個”
李諭說“如果主教真的想傳教,我倒是有個好主意。”
杰森說“請院士教給本人。”
李諭說“剛才說了一大堆,你應該聽明白了,中國人主打的就是一個務實。如果教會可以在唐人街多行善事,比如定期做慈善活動、開辦醫院、學校,讓當地政府提升華人待遇等等,中國人講究拿人手短,到時候肯定到教堂給個面哦,去做個祈禱”
“真有用”杰森問道。
李諭說“不信你就問問從中國回來的那些主教,只要是禮拜六的祈禱有免費花生發放,會不會引來一大批人。”
杰森主教說“他們有說過,但最終入教的人占比并不多。”
“那是在中國,”李諭繼續忽悠,“你剛才不也說了,唐人街很多人已經傳承到了第二代,在貴方強大的文化背景下,多少有那么一些改變,所以轉化率會高一些。”
杰森說“好的,我會試一下。”
李諭笑道“肯定能成功”
李諭現在已經成了羅馬教廷的座上賓,說的話在教會圈也算有了點影響力,杰森主教心中還是相信他的。
教會有的是錢,做點善事沒什么不妥。
而且傳教士大都非常執著,為了傳教事業不惜一切代價。
華人那么多,分出一點信教無可避免更是人之常情,不如趁機要點好處,最少從每周解決一頓飯開始。
到達紐黑文后,李諭和梁誠下了車。
梁誠早就憋不住,笑道“疏才兄弟口若懸河,三言兩語就解決了我們大使館都很頭痛的問題,簡直是再世張儀。”
李諭也笑道“如今流行用重生這個詞。”
梁誠豎起大拇指“重生之張儀”
很快,兩人來到耶魯大學。
雅禮會在耶魯大學影響力還不算小,有專門的一棟樓。
李諭與梁誠首先去進行了遺體告別儀式,獻上了鮮花。
雖然美國人重視在中國辦教育,是有著自己的私心的,但中國這時候的確需要外資進入投資教育,博弈論上,目前是雙贏狀態,都可以接受。
清末民初的很多進步人士,包括魯迅在內,已經看出來,一味地敵視排外或者一味地崇洋媚外都很危險。
聽聞兩人到來后,耶魯大學的校長哈德利也趕來迎接兩人。
哈德利校長多少有點眼紅哈佛大學天文臺請去李諭然后做出眾多大發現一事。
作為伯仲之間的兩所大學,這兩年甚至有點被哈佛壓下一點風頭的感覺。
不過李諭這次不能在美國停留時間太久,所以拒絕了哈德利校長讓他開設講座的請求。
李諭已經欠下好多講座了,哥倫比亞大學、芝加哥大學、哈佛大學都有不少。
除非學會影分身之術,不然絕對忙不過來。
但李諭卻同意在國內多多拜會長沙的雅禮大學。
在耶魯大學,李諭遇見了一個中國留學生顏福慶。
目前他正在耶魯大學攻讀醫學博士,將會成為該校第一位亞洲裔的醫學博士。
未來顏福慶是湘雅系重要的先驅之一,他創辦了長沙湘雅醫學專門學校湖南醫科大學前身,并任第一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