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
世界不需要這種所謂的“漢學家”。
啥也不是
普朗克見李諭愣了幾秒鐘,又說道“伯希和先生很想見見你。”
“不見。”李諭脫口而出。
普朗克又拿出一張電報“貴夫人以及那位很有俠氣的女子也在巴黎,同樣讓你去一趟。”
沒想到她們已經玩到了巴黎,李諭只好說“我確實要去一趟巴黎,與阿歇特出版社有一些財務問題需要結算。”
普朗克說“到時候一定催一催他們,雖然我已經看過英文版的星戰后傳,不過出了德文版,肯定還要收藏一套。”
德國目前有著歐洲最密集的鐵路網,交通挺便利,兩次世界大戰時敢于兩線作戰,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自信于自己的調度運兵能力很強。
但跨國鐵路就比較麻煩了。
所以李諭還是先到了荷蘭鹿特丹,然后轉乘火車前往巴黎。
呂碧城和秋瑾早就收到消息,來到火車站迎接,他們身旁還站著一位三十來歲的青年人。
呂碧城介紹說“諭哥,他叫做齊如山,是京師同文館的畢業生,精通德文、法文和戲劇。”
李諭同他握了握手“幸會幸會。”
齊如山是梨園大佬,與梅蘭芳關系相當好,親自幫忙編排了霸王別姬。
齊如山說“帝師,在下久仰先生大名,今日得見,三生有幸。”
李諭說“他鄉遇故知是人生一大幸事,我們找家店先喝杯酒。”
“在下正有此意。”齊如山高興道。
幾人隨便找了一家飯店,坐下點了餐,齊如山說“我看過帝師的大作,當然只能是星戰系列,格致與算學實在超出在下能力范圍。星戰堪稱奇書,想象瑰麗,前所未有。”
李諭說“不過茶余飯后消遣娛樂之用。”
齊如山說“許多社評稱其為科學幻想,這個名字好極了,我甚至曾經想過未來題材之戲曲。”
李諭笑道“這個創新的步子有點太大”
齊如山說“帝師不知,近來一直有些問題困擾我,如果未來背景,就沒有這種煩惱。”
李諭納悶道“戲曲發展這么多年,有什么跳不過去的問題”
齊如山說“比如,前人可不可以念后人的詩”
“什么意思”李諭問道。
齊如山說“我排過很多戲曲,尤愛秦漢時期,但劇中之人不時會說幾句唐詩。你知道的,從明代開始,加入絕句便是傳統。可秦漢之交,并沒有唐詩,讓項羽乃或虞姬念出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怕被別人恥笑。”
這種問題在后世多了去,很多人已經見怪不怪。
于是李諭回道“不影響大局有什么好擔心的要是擔心這種小問題,恐怕明清的都要付之一炬。”
“真不用擔心嗎”齊如山問。
“當然不用”李諭說,“沒幾個人會意識到,而且唐詩僅僅是一個小細節。真要還原歷史,可就難了,咱們現在吃的東西,好多在秦漢時期就根本沒有。甚至最常見的面條、水餃,還有做飯的鐵鍋,項羽都沒見過。”
齊如山訝道“我倒忘了這一茬,如此說來,似乎真沒有可擔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