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長龐加萊進行了簡短的開場白后,讓佩蘭登上講臺,進行學術報告。
包括玻爾茲曼在內,大家基本早就猜到了結果,但還是要到現場聽讓佩蘭親口陳述。
令李諭比較意外的是,讓佩蘭竟然在報告中還提到過愛因斯坦的名字,只不過并沒有引起在場人員的震動。
讓佩蘭用低沉的聲音最后宣讀道“所以,我雖然不是第一個提出,但我還是要說,原子,是切切實實存在的。”
臺下頓時響起熱烈的掌聲。
李諭心想,太有意思了,白胡子臨死時也大聲喊過“oneiece是真實存在的”
如今仍然可以稱為科學的“大航海時代”。
只不過李諭不太喜歡“大航海”幾個字,總感覺有強盜、血腥的意味在里面。
馬赫和奧斯特瓦爾德的臉色很不好看,尤其馬赫,能量說是他的一生堅持,現在竟然推翻了,當然不爽。
其他人就沒有這種感覺了,紛紛向讓佩蘭提出各種問題,并且很多人已經在躍躍欲試回去安排實驗。
會后,玻爾茲曼激動地對馬赫說“雖然真理到來得晚了一些,不過總歸是看到了這一天。”
馬赫面無表情道“我不會隨意屈服。”
其實馬赫在科學史還有哲學方面貢獻還是很大的,李諭走過來說“馬赫教授,科學的進步有時候就是建立在推翻前人之上,但并不是說前人的貢獻沒有意義。牛頓就曾經說過,他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了今日的成就。”
馬赫說“原子論雖已足以讓人信服,不過還有諸多問題,比如英國人發現了電子的存在,如果使用麥克斯韋的電磁理論,將會出現很多無法解釋的現象。”
這都是量子力學的內容了,李諭說“就是因為這樣,物理學才能夠迎來新生。”
馬赫嘆道“或許我的確老了。”
能量說在某種意義上也不能說全錯,就像關于元粒子的普勞特假說一樣,只不過科學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
在相對論大發展后,能量也可以是物質。哪怕原子,本身大部分的質量就是強力所體現出的結合能。
甚至后世的弦理論也在重申能量可能是一切的根源,不過這些理論就算到了李諭穿越前,也仍是假說哪。
李普曼是個懂得調和氣氛的,對幾人說“我邀請了盧米埃爾兄弟,為諸位拍攝一張彩色照片,這是非常難得的”
幾個月前,剛剛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彩色照片,不過價格很昂貴。
大家當然愿意嘗試新技術,更何況是一個馬上就要拿諾獎的技術。
盧米埃爾兄弟主業是搞電影的,而且他們兄弟兩人還研究出了移動電影機,被尊稱為“電影之父”,世界第一部電影火車到站就是盧米埃爾兄弟拍攝。
當然,美國人肯定認為電影之父是愛迪生;而德國人則認為電影之父是馬克斯和埃米爾兄弟。
但公正地說,在世界范圍內,還是法國的盧米埃爾兄弟應被看做電影最早的發明者。
盧米埃爾兄弟的電影機吸收了愛迪生電影放映機以及當時其他同類發明的所有優點,在性能上更加完善。
他們參與李普曼的彩色膠片制作,也是想用到電影中,不過這件事涉及很多技術難題,還要二十年以上才能解決。
兄弟兩人的拍攝技術絕對過關,更樂于為法國科學院效勞。可受限于感光板技術,實際拍攝起來很麻煩,大家伙在那兒要一動不動,進行了數分鐘的曝光,才完成了拍攝。
效果多少還是不盡如人意,畢竟人太多,很難保證誰不會出現一些微小動作,影響拍攝效果。
拍完后,李諭立刻請求盧米埃爾兄弟為他和呂碧城再拍一張,盧米埃爾兄弟樂道
“可以,但你們兩人要先在一套星戰全集上為我們簽字。”
“還要蓋章中國的印章。”
李諭笑道“我接受。”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