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看兩位大佬如此火光,順手發電報問了問身在維也納的玻爾茲曼和法國的皮埃爾居里。
兩位大佬同樣沒想到英國人自己吵了起來,好在法國方面立刻幫助協調過去了半克鐳,總算沒有讓兩位諾獎大佬真的為了這點事爭得面紅耳赤。
不過拉姆齊與盧瑟福確實結下了一些梁子,很難化解。
但拉姆齊畢竟年齡大了,與盧瑟福后續沒有過多學術上的交集了。
看得出鐳的吸引力那是相當大滴,連頂級科學家都要爭搶。
李諭用它悄無聲息地讓俄國那個討厭的文物販子科茲洛夫死于無形,也算用了目前最先進的“科學手段”,絕對無人知曉。
科茲洛夫拿到鐳水絕對能樂死,嗯,樂死。
在曼徹斯特的幾天,盧瑟福還帶著李諭參加了一場曼徹斯特市專門為自己舉辦的榮譽市民授予儀式,以表彰他獲得都靈科學院獎金一事。
盧瑟福甚至得意地給李諭炫耀起自己剛買的汽車“這是從捷克運過來的烏耳斯利西第利牌汽車,我剛剛花了150英鎊買下它。”
李諭并沒有聽過這個牌子,也無所謂,反正現在汽車品牌多如牛毛。
至于價格不算特別高,可是也已經達到了盧瑟福五分之一的薪水。
盧瑟福本人從上學獲得獎學金開始,就沒有感受過貧困,但他同樣沒有真正富裕過。
盧瑟福獲得都靈科學院的獎金是400英鎊,對于當下來說,算得上一筆小巨款。
盧瑟福開著汽車高興地說“這輛汽車在農村行駛,平均每小時約14英里。在平坦的道路上,每小時可達25英里。如有必要,甚至可達3540英里但我并不熱衷于讓我心愛的汽車沿著公路飛駛,如果被抓住,得交不菲的罰款。”
李諭笑道“警察可沒有測速裝置,有什么好擔心的,總不能全憑主觀判斷吧。”
“他們就是靠主觀判斷,”盧瑟福說,“有時候我只開25英里時速,他們就說我涉嫌超速,影響了曼徹斯特的道路安全,還會驚擾馬車上的貴婦人。”
李諭問道“這么說的話,您已經交過了罰單”
“是的,”盧瑟福說,“每次就要一英鎊,簡直令人沮喪”
盧瑟福平時仍舊精打細算,真正解決錢的問題,至少得等諾貝爾獎金到位才行。
榮譽市民授予是個很簡短的儀式,很快結束。盧瑟福今天明顯是想要開車兜兜風,回程時還在夸贊李諭對汽車工業幾個非常有創造性的設計專利。
再次回到實驗室時,遇到了幾名學生來問題,盧瑟福耐心解答完后,才真正在實驗室中落座。
李諭說“教授果然是位好老師。”
盧瑟福直接說“同吹毛求疵的加拿大學生相處過一段時間之后,這里的一切都使人感到格外親切和爽快。”
好嘛,這句話要是晚一百年說,他能被罵死。
李諭看到實驗室中的儀器后說“教授關于射線以及粒子的實驗設備似乎已經備齊了。”
盧瑟福說“可惜操作它們離不開我的幾名助手,否則完全進行不下去,尤其是蓋革。這個實驗需要測量并且觀察數以萬計的粒子,沒有他,我實在設計不出絕佳的實驗方案。”
李諭說“我明白,要能夠觀察到單個的粒子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