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未解之謎
除了日用品的工廠,李諭繼續花了不少心血與從美國回來的華工以及德國過來工人進行了汽車核心配件、無線電工廠的調試。
只不過民國缺少的資源太多,打通并且建立國內的上下游產業鏈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目前很多零件國內根本造不出來。
李諭知道這是一個長久的過程,只能暫時從國外采購,然后慢慢培養國內其他民族企業。
就算晚清民國,已經開始離不開全球貿易了。
掐指算了算時間,李諭感覺俄國的那個文物販子科茲洛夫應該已經被鐳水搞得差不多了,但李諭仍舊不放心,于是專門給俄國地理學會發了電報。
“尊敬的地理學會諸位學者,在下李諭。經過我最近的巡天觀測,發現天空中一顆小行星的軌道非常詭異,經過數學計算,我猜測它很可能撞向地球。我估算僅僅是估算落入西伯利亞的可能性很大。這是一件不同尋常的事情,希望貴方可以引起重視。”
李諭提到的自然是1908年的通古斯大爆炸,算得上二十世紀初最大的未解之謎。
俄國地理學會收到李諭的電報后,非常震驚,隕石砸地球可是超級聳人聽聞的大事。
不過俄國并沒有很好的天文臺,無法進行確認,而且小行星一般非常小,極難觀測。
但俄國地理學會非常擔心,即便他們不懂天文學,經過數學計算,也很容易知道小行星只要直徑稍微大一點,對地球就是致命災難;如果直徑超過一公里,恐怕人類就成恐龍了。
就算沒有這么大,一個僅有幾十米的超小行星要是砸中某個城市,同樣是滅頂之災。
俄國地理學會趕忙給李諭回了電報“尊敬的圣彼得堡科學院院士李諭先生,您的消息令我們上下全都非常緊張。但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疑惑,為什么偏偏會砸中我們俄國的領土”
李諭有點懶得解釋,還“你們俄國的領土”,好多地方是搶走的好不好。
不過李諭還是心平氣和進行了回復“一切尚且只是我的估算,畢竟小行星進入大氣后的軌跡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俄國地理學會又找到天文臺,但俄國對天文學方面一貫不夠重視,根本無法進行這種極為細致的觀測。
他們也用不著觀測了,因為小行星真的撞過來了。
六月三十日早上,東西伯利亞的貝加爾湖畔通古斯河附近,有人看到了一道藍色的光自天空劃過,極為炫目,幾乎和太陽一樣明亮。
隨著藍光越來越近,又漸漸變成紅色,不到十分鐘,正興致勃勃觀看天空奇觀的人,忽然聽到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距離非常遠還是被氣浪掀飛。
幾百公里外的城鎮同樣感覺到了震動,仿佛世界末日。
爆炸之后的幾天,通古斯地區時常會出現強風、異響、震動、灰云等異常現象。
按理說,這么大的事情應該組織官方考察隊,不過現在的俄國國事震蕩,沒有閑情組織考察。
歷史上的確如此,但現在有點不一樣,因為俄國地理學會竟然提前收到了李諭的警告
太令人震驚了
俄國地理學會立即給李諭發了電報告知。
李諭隨即回復“如果有可能的話,最好還是派你們的一支探險隊進行觀測,將會是一項地理大發現。”
李諭很清楚,現在俄國地理學會手里能拿出來的探險隊只有科茲洛夫的隊伍,他要是去了通古斯,就去不成黑水城。
現在黑水城還沒人知道,只是一個縹緲的傳說,連一點文字線索都沒有;通古斯反而已經出現了震驚亞歐的大爆炸。
俄國地理學會遂決定還是讓他去一趟自己國家的西伯利亞。
科茲洛夫其實不是很想去,因為他最近總感覺身體不太舒服,動不動會出現嚴重腹瀉。
但地理學會催得很急,他只好忍痛出發。
西伯利亞是苦寒之地,科茲洛夫加大了鐳水的攝入,好在都是李諭給的,喝起來不算心疼。
不久后,科茲洛夫把事故地點的所見所聞進行了第一波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