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終究到了這一天
總體上,留美游學還是以理工科為主,胡適、趙元任這種情況比較少見,文科生在比例上只有一二成而已,況且他們一開始學的也是理工科。
主要是太缺理工人才了,只能盡全力扶持。
李諭與唐國安把所有的學生都召集到了清華園,進行赴美前的準備工作。
這一批有不少理工人才,除了名氣很大的姜立夫、竺可楨、梅貽琦,在中國近代科學史上留下一筆的還有周仁、易鼎新等。
周仁是搞材料學的,冶金、陶瓷等。
易鼎新的方向是電氣,主要是強電方面,他后來當了湖南大學校長。正好在李諭于長沙創建的學校讀過一年。
唐國安對他們進行一些常規性的宣講,根本無須調動什么情緒,這時候赴美留學的人是真有報國之心的,幾乎都會回來。
李諭甚至不想讓他們過早回來,最好在美國大學畢業后再去美國的企業工作幾年,然后回國,這樣才算真正掌握了所學,發揮的能量更大。
在場的所有人都算得上“洋狀元”,已經鐵定了要去美國留學,并且每個人都有非常豐厚的獎學金,保證他們到了美國至少過上中產家庭孩子的生活水平。
所以大家的心情很放松,李諭和他們隨便閑聊了起來。
胡適還在不斷夸贊姜立夫的幫助,他一向有“君子善假于物”的特長,最能把別人的幫助運用得恰到好處。
姜立夫都有點被夸得不好意思。
李諭認真提醒道“到了大洋彼岸,你們可能會發現美國的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發展超出想象,但千萬不要貪圖享樂。”
胡適立刻拍著胸脯說“美國人的伎倆我當然知道。”
李諭訝道“你知道”
胡適說“明眼人都看得出來,美國人退還庚款明顯懷著詭計,反倒是清政府自己蒙在鼓里,還把美國感激得不得了,仿佛奉著個大慈大悲的菩薩一般。”
姜立夫也點了點頭“上兵伐謀,美國人這一招太高明。”
這下李諭是真的有點驚訝了。
李諭知道美國想法完全是因為有一個穿越者的超凡視角,而他們這些還沒有去美國的留學生竟然已經看了出來,不愧是層層選拔出來的有識之士。
當然了,在美國生活了幾年后,胡適他們難免會被美國文化所侵染,所以后來胡適對美國非常贊揚。
他在回國后便說過“美國風俗極佳。此間夜不閉戶,道不拾遺,民無游蕩,即一切游戲之事,亦莫不泱泱然有大國之風。對此,真令人羨煞。”
持有類似論點的人不在少數。
不過差距的確要承認,拿清末民初的中國和剛剛成為世界工業第一的老美比,就算一個純客觀的外星人,也會和胡適這些留學生感覺差不多。
留學生到美國后,往往會住到某些條件稍好的美國人家里。用胡適的原話,“這些上等縉紳之家,待中國人極優,時邀吾輩赴其家座談。”
反正目前來說,美國尋常家庭也在為自己民族自愿宣傳。
之后很多歷史學家們認為胡適等庚款留學生沒有深入過美國底層群體,不知道還有另一類開飯館、洗衣店、做苦工的華人艱辛。
他們幾乎也沒有在美國討過生活,大多只是在象牙塔中,因此只看見了美國好處,對美國一往情深。
要不說庚子退款以及美國對中國的教育投資是一場百年跨度的大陽謀,只能一點一點艱難破局。
當然了,這些留美學生都是聰明人,基本看透了表象,知道外國人骨子里還是瞧不起中國人的。
李諭又問起了他們去美國后的目標,姜立夫不假思索道“在下自然要修習數學,此為所有西學之根基。”
趙元任說“在下同樣想修習數學,兼修物理。”
竺可楨隨即道“中國大地向來是以農立國,但現在農學卻落于人后,所以我想修習農學。”
輪到胡適,他思索片刻說“我也要修習農學。在下家中便開茶鋪,農科與茶葉的關系很密切。”
選農科是比較省錢的,與后世一樣,現在的美國大學對于一些專業執行保護政策,凡是修習農學之類的專業,學費每年少很多,甚至幾近免費;而庚款補助會發到每個人手中,變相掙了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