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孤兒寡母
李諭甚至不知道自己犯了一個錯誤,不過已經無所謂。
由于他預測了通古斯大爆炸,在西方的天文學界引起振動,日本的天文學家以及正在日本考察的天文學家都來到京城,一同聚在京師天文臺。
京都大學天文臺的平山清次感慨道“如果這顆隕石撞在日本國,簡直難以想象,幸虧天照大神佑我日本國。”
李諭幾年前在巴黎時見過平山清次,糾正道“一個天文學家,不應該說出這種神鬼之言。”
平山清次卻嘆了口氣“我這些年一直在觀測小行星帶,竟然沒有發現這顆危險的小行星。而院士先生卻精準找到,差距太大了。”
如果不是李諭事先知道,真的很難觀測,現在可沒什么自動巡天的超級望遠鏡,光憑肉眼和筆算,幾乎不可能做到。
就是這個原因,歐美的天文學界才對李諭十分佩服。
當然了,李諭壓根沒去觀測。
李諭隨口道“都是運氣。”
“這可不是運氣”一名白人天文學家說,“我同樣做了七八年觀測,深知多么困難。”
李諭只能接受“虛名”,說道“多謝閣下夸獎,還不知尊姓大名。”
對方脫下帽子,禮貌地說“院士先生,在下是來自德國哥廷根觀測站的卡爾史瓦西。”
又是個叫卡爾的。
他就是后來提出黑洞“史瓦西半徑”的那一位。
至于所謂的史瓦西半徑,就是解方程時得出的一個解。
只是這個方程有點厲害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方程。
自然也是微分方程,而且是個非常復雜的微分方程由10個方程組成的二階非線性偏微分方程組
光聽表述就讓人頭皮發麻。
李諭同他握了握手“初次見面,幸會。”
卡爾史瓦西說“其實我在哥廷根時聽過院士先生的演講,但人太多,您可能沒有注意到在下。”
“實在不好意思。”李諭抱歉道。
卡爾史瓦西說“院士先生不用道歉。”
李諭問道“你為什么會來中國”
史瓦西說“我本身就是一名觀測員,最近受到日本天文臺的邀請,來交流學習。”
史瓦西說是交流學習,其實就是日本方面讓他過來教教學。
史瓦西在歐洲,尤其是德國的學界壓根說不上話,但他好歹是一個德國教授,并且與希爾伯特、閔可夫斯基這些大佬工作了很長時間,扔到美國或者日本都是第一流的學者。
史瓦西看了看京師天文臺,“坦誠講,這個天文臺的設施不算先進,院士先生卻能用它完成無與倫比的發現,的確令人欽佩,同時證明了能力要比設備重要。”
李諭笑道“過譽過譽。”
幾人聊得正起勁,醇親王載灃突然來了。
載灃徑直對李諭說“帝師,你是懂天象的,現在國家危亡、太后身體不適,是否有何難以勘明的天象”
李諭眉頭一皺“王爺,我看的是天體運行,不是占卜吉兇。”
載灃說“觀天象不就是測吉兇,當年李淳風與袁天罡可以通過推演推背圖預測大唐氣運,你作為全天下最懂觀星之人,難道做不到”
李諭多少有點尷尬,這位老哥還把天文學當成占卜。
李諭內心很無語,只能繼續解釋“天文學講究的是觀測、計算,需要數學與物理知識,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對數計算。”
載灃哪懂這個,擺擺手說“伱都可以預測到一個隕石落下來,難道地上的事比天上的事還難我就想從你這兒知道,太后身體到底會怎樣”
尼瑪,李諭心中暗罵,這是我能說的
不過他轉念一想,載灃不可能有這種好心。
而如果不是出于好心來問慈禧安危,那就有可能是慈禧這種官場老油條指使。
李諭心中一凜,淡淡道“天文學并不是用來占卜的,不信王爺可以問這位德國教授史瓦西以及日本京都天文臺的平山清次先生。”
史瓦西經過翻譯后,斷然道“這位中國的王爺,我可以肯定地說,天文學無法預測更不可能決定一個人的健康走向,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平山清次同樣說“李諭院士不是寫過一本混沌學嗎,天體運行摻雜無數的混沌,人類的社會關系更是永恒的混沌。而混度無法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