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羅意作為一名法國公爵,吃起法餐來最有模有樣。
他輕輕擦了擦嘴,對李諭說“最近我有研究東方的文化,有個問題很好奇,包括我們法國人以及德國人在內,看其尊貴的姓氏往往就會知道他是否來自顯赫的貴族。而這一點,對中國人并不適用。”
索爾維也附和說“尊貴的德布羅意公爵家族稱號已經有了一百五十多年的悠久傳承,真是令人羨慕。”
索爾維是個有錢商人,與所有的歐洲人還有美國人一樣,都非常渴望貴族地位。
李諭說“要這么算,我這個姓就厲害了,一千多年前的大唐皇族,就是姓李。”
“哦天哪”德布羅意驚訝道,“原來你是皇族后裔”
李諭哭笑不得,除了少部分專門搞漢學研究的,目前的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真的太少了,幾乎只有神秘還有奢侈的瓷器、絲綢和茶葉。
西洋人更不清楚漢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的區別。當然這點無可厚非,畢竟很多中國人也不知道英國、法國不同王朝的更替。
李諭說“按照你們的邏輯,現存所有的中國姓氏,祖都是闊過的,不是皇族王室,就是一方名宿。”
德布羅意再次說“失敬失敬”
李諭說“中國實際并沒有貴族文化,與你們所想并不相同。”
李諭頗感無奈,不少洋人都問過類似問題。不管現在還是未來,這種“以己度人”的思維方式都很難更改。
德布羅意說“你越說,我反而越迷糊。”
李諭干脆說道“迷糊的話,不如就去中國看看,車票或者船票我出,你們去搞搞講座,順便了解一下中國,旅旅游也是很好的。”
德布羅意說“有機會的話,我會考慮。”
李諭并不強求“隨時告知本人。”
反正不用著急,過兩三年歐洲就會打成爛泥,尤其遍地彈坑的法國,他們肯定會考慮自己的話。
第二天是正式會議。
李諭的心情比其他人還要激動,眼前一個個當年無比崇拜的超級大佬,與他們一起坐在索爾維會議共同研究物理學的前沿問題,想想就心潮澎湃。
能斯特給所有與會者發了一份會議文件,里面有每個人提交的報告名單,讓大家對會議有初步認識。
目錄中一共有十三篇報告,基本都是關于量子方面。
只有讓佩蘭的報告是關于分子實在性的,也就是他最擅長的領域。
這次會議能斯特想要解決的有兩個問題首先是分子假說及其實驗驗證,畢竟是個很有基礎的問題,至少不會讓會議一無所獲。另一個就是能量子假說及其推論,他甚至想要把二者聯系起來,只是難度有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