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拿下一頂草帽交給他“以后你就是草帽小子了。”
楊小樓接過帽子接著說“李兄,過幾天我們梨園成立的正樂育化會要為了一所自有小學籌錢舉辦義演,登臺的除了名角譚鑫培先生以及在下,還有現在京城當紅的菊榜探花。”
“什么菊榜探花”李諭問。
楊小樓說“就是去年北京各界舉辦的京劇演員評選,張貼的榜稱為菊榜。”
李諭說“你把這位菊榜探花放在最后說,莫非很有來頭”
“那可不”楊小樓說,“他的名字叫做梅蘭芳,出道才短短一年,已經有蓋過譚先生和我的勢頭。”
李諭心想,原來是梅蘭芳,那就不冤了。
“既然是為教育舉辦的義演,我肯定要捧捧場。”
楊小樓拱手說“地址在大柵欄廣德樓,恭候先生大駕。”
李諭回家后就叫上呂碧城一起去聽戲。
呂碧城憋在家里快一年,早就想出去透透氣,高高興興換了一身漂亮衣服一起出了門。
楊小樓所說的“正樂育化會”是辛亥革命后梨園剛剛組建的團體,會長譚鑫培。
辛亥革命雖然是一次不完全成功的革命,仍然帶給了全國所有人以極大震動,推動各界走向欣欣向榮的道路,戲曲界也不甘落后。
以往伶人多從幼時便開始學戲,文化方面很欠缺。有識之士想通過育化會這樣的團體向同行們傳播新思想、灌輸新知識,以提高他們的文化修養,更好地在舞臺上塑造人物。
想法是很好的。
正樂育化會為了京戲發展,做了很多切實有用的事,比如他們奏請當局廢除了清代以來一直沿襲的相公堂子有錢人可以嫖宿男旦,極大提高了演員社會地位。
后續梅蘭芳等大師持續對京戲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剔除了許多糟粕成分。
曾經京劇藝人在表演過程中為了招徠觀眾,有很多低俗的東西,梅蘭芳為了京劇藝術長久發展,毅然決定摒棄了低俗成分。
李諭帶著呂碧城到了廣德樓戲院,竟然被攔在了門口“爺咱這兒女客不能進。”
李諭說“大清都沒了,戲院還不讓女客進”
門口檢票的說“爺,您別難為小的,這是規矩。”
李諭說“以前的規矩早該改改了。”
檢票者說“這規矩怕不好改。”
李諭鄙夷一笑,掏出兩倍的票錢“你看這個能不能改改規矩”
檢票者立刻喜笑顏開“要得,要得您請進”
李諭搖了搖頭,打著呂碧城邁步向里走,檢票者突然又說“爺,雖然女客可以進,但得走另一扇小門。”
“嘿”李諭不滿道,“你怎么還放半截子屁,話只說一半”
突然后面有一人呵斥道“有眼不識泰山李院士,夫人,不用聽他的,二位請進。”
檢票的看到后,連忙道歉說“原來是齊爺的客人,真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