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也就十七八億人口。
最后,還有個原因就是抗生素與細菌之間的微妙關系。
眾所周知,細菌一直在進化,很容易產生耐藥性。
這就導致抗生素成了一把雙刃劍,如果控制不好,就是潘多拉魔盒。
所以生物學真心不能隨意觸碰,必須在建立非常完善的基礎后,才可以更進一步。
現在還不如讓戴芳瀾這些生物學家好好搞搞很有前景的微生物學,打打基礎。
除了抗生素,生物領域還有太多未知等著開拓呢,包括生物醫藥方面。
李諭和他們聊了一會兒后,幾人便趕緊回去繼續上課了。
上午的課程很緊湊,還有一節心理學和一節西洋史。
整體上可以把清華學校當做一所后世的高中看待。
到了下午的國文課程時,李諭專門過去溜達著看了看,很明顯能看出來大部分學生從態度上不是很重視這些課程;當然有很認真的,比如吳宓、金岳霖等。
不僅學生,有的老先生也很松懈,甚至有喝過酒來上課的。
反正清華的國學水平提升真的要等陳寅恪、吳宓等人創建國學研究院以后才能提上來了。
四點后,是清華學校很有特色的一小時運動時間,所有的教室、圖書館、宿舍全部關門,強制運動。
就算不想運動,也要在外面散步或者看別人運動。
李諭環顧了一圈,運動的種類非常齊全,比如球類,不僅有洋人很喜歡的網球、棒球、籃球、足球,還有剛剛傳入國內沒多久的羽毛球、乒乓球。
足見清華對體育注重。
民國初年的清華雖然是理工類院校,但學生相對活潑,沒有老氣橫秋的態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運動比較多。
李諭準備把這種模式以后引入上海的大同大學。
往后幾十年里,清華大學在運動項目的比賽中往往是亂殺的存在,與上海幾所大學的足球賽、籃球賽一直是南北爭霸的典型。
此外,還有各位耳熟能詳的一些操作早在民國初年就是常態比如學校為了在運動項目中保持優勢,會特意養一批運動能力很強的學生。
當然了,運動本身就是一項積極向上很陽光的事業,沒必要因此詆毀。
說白了還是從美國大學學來的,清華基本上完全照搬美國模式,老美的常春藤本身就是體育聯盟,清華學生留美后大都進入這些名校,肯定要提前做做準備。
對李諭來說,在大學里上課感覺挺舒服,民國局勢亂得就像一團麻,只有校園里還有一點象牙塔的純凈。李諭只要有時間,早晚都會開車過來,有時還去附近的園林轉轉,只是頤和園仍舊是皇室遺產,進不去。
這天早上,李諭開車前往清華園時,突然在道上遇見一輛馬車,看形制就是從紫禁城出來的。
李諭
開車路過,看到了騎在馬上的小德張。
那么馬車車廂里必然就是隆裕太后。
小德張也看到了李諭,打招呼道“這不是帝師嘛”
李諭說“德公公,是去頤和園”
小德張說“是的。”
馬車上的簾子打開,隆裕探出頭說“原來是李帝師。”
“太后。”李諭欠了欠身,稍稍表示了一下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