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理解你可以直接把后世的芯片或者集成電路看成放大無數倍的樣子,大到隨便一個電容電阻都有鞭炮那么大。
至于手搓無線電的過程,第一步就是手搓電路板。
各種電容、電阻之類的元器件都相當古老,變壓器甚至需要手纏線圈。
在木板上稍微規劃一下布置,再用墨斗彈線。
要不是穿越到了一百年前,李諭絕不會用這種只在后世工地上還在用的工具來搞電路板這種高科技產品。
額,可能又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墨斗彈線其實就是從墨盒里拉出一根線,線上帶著墨水,拉直后揪起來再松手,墨線就會在板子上彈出一條直線。
李諭穿越前,這東西應該只在工地上還在用。
但如今是在木頭板子上手搓無線電,用個墨斗彈線無傷大雅。
最神奇的是在木頭板子上鉆孔用的拉線鉆,通過拉線轉動,讓鉆尖在木頭板上鉆個空。
木工皇帝朱由校大呼內行好想玩
接著在孔上固定電子管的陶瓷座,然后固定扼流線圈、濾波電阻等。
布置好元器件,第二步就是連接。
用來連接的電線相當有歷史的味道,外皮還是用的棉織布浸蠟來絕緣。
沒有焊接烙鐵的條件,接線柱只能用雙層的,纏繞電線然后用鉗子夾緊。這一步挺考驗手藝,稍不注意就會導致接觸不良,尤其是比較復雜的電源部分。
電路板的最后一步是安裝調諧線圈和可變電容。
搞完這些后,再在木板基座前面立一塊小木板,安裝調頻刻度盤和旋鈕。
好在有買來的成品萬用表這東西早就有了,用來測試電壓。
整體工序的最后一步是安裝幾個電子管。
對了,為了增加音量,還要加一個留聲機大喇叭。
一整套搞下來,看上去真心有點“賽博朋克”的感覺。
預熱半小時,就可以開機了。
手搓無線電花費時間很長,連做帶教,到下午才完工。
好在李諭面子大,占了下午的課程老師也沒說什么。那些老先生甚至也過來瞅了瞅,可惜看不懂,尤其在看到李諭用拉線鉆這種木工皇帝朱由校的工具后,都大搖其頭“荒唐荒唐學科學就不懂歷史不知道大明怎么沒的”
李諭并不搭理他們,就算搭理,一句“大清又是怎么沒的”就可以把他們憋回去。
此時幾乎全校都圍到了實驗室,要看李諭帶著一群學生在搞什么。
預熱完成,李諭給在另一棟實驗樓的唐國安打去電話“校長,開始講話吧。”
緊接著,手搓無線電旁邊的大喇叭就傳出了唐國安的聲音
“這里是清華園,我是唐國安,你們好下面我講一下上次月考的情況”
好吧,中國乃至亞洲第一次無線電廣播,就這么以校園廣播的形式出現了。
雖然很原始、很簡陋,只是無線電上的一小步,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