載灃無奈地笑了笑,自己當時都沒想到過這些,但嘴上還是說“孫先生看得透徹。”
宴席的最后,孫先生讓李諭拿出便攜式照相機拍了一張照片,然后親筆題字“醇親王惠存,孫文贈”,送給了載灃。
載灃接過照片,看著他們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回到湖廣會館時,孔祥熙立刻笑盈盈小跑過來“孫先生、黃先生,在下孔祥熙,中美同盟會以及山西商界代表,已經在這兒等候多時。”
“里面談吧,”孫先生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會晤早就見怪不怪,對宋靄齡說,“拿出材料。”
孫先生研究過在山西修建鐵路的事情,就座后直接說“我聽靄齡說過,你們孔家在山西的生意不小,也經營煤鐵買賣,我想要是修一條鐵路,連接大同以及太原,繼而可以與正太鐵路相接,將山西的煤鐵運到京津地區以及上海,將同時讓多地受益。”
孔祥熙說“孫先生高瞻遠矚,這條鐵路的重要性
不亞于正太線,修好后,對全國之實業都有難以估量的作用。”
孫先生立馬叫來詹天佑,繼續研究鐵路大業。
李諭當然知道,他們所聊的就是同蒲線。
經常看抗戰片的估計都聽過很多隴海線、正太線、津浦線之類的名詞,可能沒有深究,其實只要是能明白這幾條鐵路,對理解戰爭史幫助很大。
民國時期,國內無非就是六條主要的鐵路,其中有三條是大動脈,三條是支線。
三條大動脈是天津-南京的津浦線,北京-武漢的京漢線,連云港-蘭州的隴海線。
其中津浦線和京漢線這兩條南北向的已經修好。
隴海線工程量更大,還要修個幾十年。
三條主要的小支線是青島-濟南的膠濟線,太遠-石家莊的正太線,還有就是目前尚未修建的同蒲線。
換句話說,這六條主要鐵路,晚清最后十年已經完成了四條。
另外還有一條平綏線,北京-呼和浩特當時北京叫北平,呼和浩特叫做歸綏,也經常出現。
孔祥熙作為經商鬼才,不可能不懂“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山西資源豐富,不僅其他省份眼饞,他們也想賣出去掙錢。
不過此時孔祥熙聊鐵路建設時有些心不在焉,不時偷看宋藹齡一眼。
半晌后,又有湖北方面派來的人求見孫先生,他帶著秘書宋藹齡離開,孔祥熙才收回心神。
緊接著聰明的智商又占領高地,孔祥熙對李諭說“李大學士,我有個賺錢的大買賣,您有沒有興趣”
李諭問道“什么買賣”
“煤油,”孔祥熙說,“現在洋商正在大力推銷煤油,美國的美孚公司甚至推出買煤油就送煤油燈的措施,是個很大的商機。我研究過,不久前美孚還有英國的公司剛在天津建立倉庫,運過來的煤油直接在天津卸貨,不用再經上海轉運。從天津港批發,合下來一斤煤油只要不到一角錢,但在山西以及更西邊的成都,一斤煤油能賣到三角,兩倍多的利潤”
孔祥熙邊說邊眼神放光,他的確很會做買賣,而且動作凌厲、果斷大膽。
李諭說“嚴格講,這叫做傾銷。”
孔祥熙畢竟是在美國念過大學的,于是說“我知道傾銷的壞處,價格早晚會漲上去,但現在這錢不掙白不掙。以后要是咱們也有了石油再說嘛李大學士的汽車產業離不開汽油,煤油汽油都從石油里來,而且您與美孚的大掌柜洛克菲勒先生有點交情,所以”
李諭這才聽出來,孔祥熙是想讓自己幫他說幾句話。
李諭說“洛克菲勒先生幾乎不再管具體業務。要是找他,談談教育基金恐怕會更加感興趣。”
孔祥熙笑道“他是錢太多了,否則我不信有人不愛掙錢。”
目前的情況,國內的汽油與煤油完全依靠進口。
李諭絕不會傻到告知地質學家國內幾個大油井在什么地方,這種戰略級的資源,還是等49年以后再問世吧。
所以即便知道煤油、汽油市場要被洋商壟斷,也是沒辦法的事。
李諭自從穿越到這個時代,早就更加透徹地明白,落后國想要追趕必須做出一些不等價的犧牲。
但只要是能從中也獲得一定對自己有利的收益就好。
電燈的普及肯定更難。
說到油燈,過往國內點燈用的主要是植物油,然后再加上棉線捻成的燈芯。這種燈亮度很差,所謂“一燈如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