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三國之類的老電視劇的必然很有印象。
而且使用時需要經常剪去燒焦的燈芯,用起來比較麻煩。
李諭說“你要是想做洋人的代理商,只需要資金充足就可,現在內地沒有人經銷煤油,不會存在競爭。”
孔祥熙說“我先找美孚公司問問看。”
此后,孔祥熙代理美孚沒多久,就發現英國和荷蘭共同運營的亞細亞火油公司利潤更豐厚,于是轉而當了他們的山西總代理,大賺了一筆。
除了這兩家,還有一個德士古公司,三家洋商一起壟斷了國內的煤油行業。
他們三家簽了協議,按照一定比例瓜分中國市場,防止互相之間競爭,同時打擊其他競爭者,包括后來的一些民族企業,也根本活不下來。
這種套路屢見不鮮。
三家公司低價傾銷幾年后,已經讓許多縣城用上了價格比較便宜的煤油燈,早期大部分煤油燈都是贈送的,所以好多人稱呼煤油燈為美孚燈。
民國初年,國內的煤油需求就已經達到每年26億加侖接近10億升,數量很大。
李諭起身說“不好意思,我得先回去了。”
孔祥熙問道“不等他們回來”
李諭說“孩子咳嗽,我需要帶著去看郎中。”
陳其美正好聽到李諭說的話“會館里就有個一流郎中,你直接帶回家豈不正好。”
李諭問道“哪位
名醫”
陳其美說“黃興先生的客卿,別看年紀不大,我們同盟會中但凡有人生病都找他,比醫館里的老郎中都厲害。”
李諭拱手道“還望先生引薦。”
陳其美喊了一聲“今墨快過來”
一名30歲冒頭的中年人走過來說“部長叫我”
陳其美說“李大學士的公子有點小恙,你幫個忙。”
李諭問道“大夫尊姓大名”
“在下施今墨,哪敢在您面前說什么尊姓大名。”施今墨客氣道。
這位先生是北京四大名醫之一,幾十年后在中醫界可是絕對的頂流。
不過目前他也投身仕途,做了黃興的客卿,幫著制定陸軍典章。
一點小咳嗽就讓他出手,李諭都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孩子毛病不大。”
施今墨說“先生對我們有大恩,您的事在我看來就是大事。而且施某才疏學淺,僅僅略通醫術,如果不能藥到病除,還望不要怪罪。”
李諭說“有先生出手,自然放心。”
施今墨好奇問道“李大學士在科學之道上冠絕天下,而且我聽聞您在上海幫著興建了哈佛中國醫學院,引進西醫;同時又招來德國拜耳公司建立西藥廠;并且兩年前與西醫伍大夫共同在東北防疫。我一直以為你只信西醫,原來并不排斥我們的醫術”
李諭說“老祖宗的東西,自然有傳承千年的道理。而且有些疾病,西醫并不比我們的中醫好用。”
施今墨說“如果有時間,我也研究研究洋人的醫學,看看有什么不同。”
李諭說“區別可大了,而且需要投入的精力不會少。”
施今墨說“我是想試試我們的醫術與洋人的醫術結合而用、雙管齊下,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
李諭笑道“我雖然不懂醫術,但大體曉得二者在本質上很不同,所以我不認為二者可以真正結合。但相輔相成絕對可以做到。”
施今墨嘆道“那就太可惜了。”
李諭拿出車鑰匙,帶著施今墨一同回家。
孔祥熙專門出來看了看李諭的汽車,喃喃道“汽油價格雖然比煤油高三四成,可惜銷量太少,不然真是個好生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