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咳嗽在中醫圣手眼中,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只聽了孩子幾聲咳嗽,然后看了幾眼,施今墨便開出了方子,自信道“如果三天不好,我施某人這輩子都不會再行醫。”
李諭自然信得過,笑道“有勞先生。”
施今墨親自登門,一方面是因為李諭名氣太大,二來他身為同盟會成員,要回報一下李諭。
此時鳳鈴又火急火燎買回來一些日本“仁丹”。
李諭看到就感覺頭大,沒想到這東西已經從上海流傳到了京城。
施今墨同樣皺了皺眉,輕聲告誡說“這種毫無用處的藥物,還是少買為妙。”
李諭說“如今日本人大肆宣傳,江南地區已開始大賣特賣。”
施今墨嘆了口氣“庸醫害人,庸藥更害人。”
李諭說“最好有一種本土藥對抗這種日本庸藥。”
施今墨說“當然有,長春堂孫老道的避瘟散比日本的這款什么仁丹不知道好多少。”
李諭很少生病,還真不知道這些老字號藥店的獨門秘方。
李諭說“那我們聯系長春堂,早點推廣告打開銷路。”
施今墨道“要是銷路真的好,恐怕還要再建個藥廠。”
李諭不當回事“該建就建,只要不讓小鬼子賺到錢,好處就遠不止錢這么簡單。”
施今墨說“我認識長春堂孫老道,回頭我就給他提一嘴。”
此后長春堂的這款藥在對抗日本仁丹時效果非常好,誰叫小鬼子學了中國這么多年,中藥僅學了一點點皮毛。
關公門前耍大刀了屬于是。
最近的北京城非常熱鬧,前腳宋教仁他們成立了國黨,另一邊袁世凱也示意章太炎、楊度、張謇等人把幾個小黨組成大黨,好與之對抗。
甚至梁啟超也被拉了進去。
現在梁啟超對袁世凱很有信心,愿意替他賣賣力。
有這幾個人坐鎮,袁世凱在文化領域聚集了很強的力量。可惜他們只把政黨當成一個工具,終究沒法和宋教仁角力。
宋教仁像一個儒將,不擅長革命,但組織能力驚人,在共和體制下,袁世凱還真斗不過他。
梁啟超并不熱衷政黨事務,有空的時候就被李諭拉去清華學校。
反正以后要送孩子過去上學,梁啟超想瞅瞅這所學校到底有什么厲害的。
李諭開著汽車出發,梁啟超說“疏才真闊氣,我在日本時,只見大商人天天開得起汽車。聽他們說,開不了幾里地就要花好多錢。莫不成北京城里開車費用低”
李諭說“應該和日本國差不多,油價都很貴。”
梁啟超說“我前幾日碰見范旭東,順便捐了一千大洋,他說你送給他了一輛汽車,可壓根舍不得開。”
李諭道“我開車多完全是當做人肉宣傳器,讓更多國人知道汽車這么個東西罷了,希望國人對機械有更多的認知,從而投身到相關的技術研發中。”
“疏才考慮得竟然這么多,”梁啟超又指著前面說,“從西直門到清華園,來回有40里地,汽油費大概多少錢”
李諭說“這輛車百公里油耗在15升左右,按照目前的價格,來回一趟差不多需要一個大洋。”
梁啟超倒吸一口涼氣“這么一個來回,一個大洋就沒了”
李諭說“要是以后油價貴了,一個來回可能得兩個大洋。”
梁啟超嘖嘖道“原本我想買輛小汽車,經疏才這么一說,我看還是算了”
李諭輕松說“你早晚都會買,汽車是大勢所趨。”
“想想我們曾經還是天朝上國,應該物產豐饒才對,為何會沒有油”梁啟超嘆道,然后說,“不對,我記得聽張謇說過,陜西有個油礦。”
李諭說“陜西的延長油礦產油太少,而且沒有自主生產能力,只能求助美國的美孚公司代為開采。”
梁啟超聽了大搖其頭“寧可不采,也不能讓洋人插手。”
延長油礦在民國時期一直是稀稀拉拉的產油狀態,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總體上看,國內的油還是要全部仰仗進口。
李諭說“沒油的國家多了去,但沒油不代表沒有辦法,這件事尚且不值得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