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說“疏才是科學曠世奇才,看你的科普文章,還介紹物質能夠轉變來轉變去,有你在,說不定能把水變成油。”
李諭笑道“我要有那本事,就成神仙了。”
李諭提前給唐國安校長和周詒春教務長發了電報,他們知道梁啟超來,必然要迎接一下。
唐國安見到國學大師梁啟超很高興“聽說北京大學想與章太炎先生接洽,我們清華學校如果有任公坐鎮,也不輸他們嘛”
兩邊已經開始較勁了。
李諭說“我在學校里任教一段時間后,發現國學方面的確弱。不管怎么說,單純學科學是不全面的,還要培養足夠的人文精神。”
李諭又搬出此前引用過的薄世寧那句名言“沒有科學的人文,是濫情的;沒有人文的科學,是傲慢的。”
梁啟超聽了鼓掌道“說得太好了疏才精通科學,竟然不忘國學,令我對你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其實章太炎對李諭有那么強的好感,也是這個原因。
目前國人太自卑,對洋人擅長的科學幾乎到了頂禮膜拜的地步,對自己的文化則太缺少自信。
旁邊的日本也差不多,他們做得甚至更絕,幾乎要全盤西化。
唐國安有些不好意思“我們學校的初衷是為了留美,的確在國學上有所松懈。好在現在任公來了。”
梁啟超說“有我還不夠。清華學生除研究西學外,當研究國學。蓋國學為立國之本,建功之業,尤非國學不為功。”
唐國安說“我們會認真吸納先生建議。”
周詒春問道“任公今天的演講題目是什么”
梁啟超說“對于莘莘學子,我認為應先做人,后做學問,再做事。而做人要做個君子,所以演講題目就是君子。”
歷史上這場演講是1914年做的,不過李諭讓許多學校的進度都提前了,這時候讓梁啟超來講,沒有任何問題。
梁啟超國學功底很強,演講的內容是文言文,借用了周易乾坤兩卦關于君子的論述。
其中有一句話最振聾發聵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沒錯,這就是清華校訓的由來。
演講結束后,梁啟超忍不住好奇研究了研究李諭的手搓無線電。
不過他沒什么物理基礎,電容和電阻都分不清,只是撥弄了撥弄調頻旋鈕,聽到廣播里傳出音樂時,異常激動“即便播放靡靡之音,在這種先進的器材中播放出來,也是象征希望的光明之音”
李諭則說“下一次運動會,可以把廣播用起來。”
唐國安問道“怎么用”
李諭出主意說“傳遞運動員消息,順便讀一點激勵的稿子。”
唐國安說“妙我再訂購幾個大喇叭,放在操場各處。”
回到家后沒幾天,章太炎來找李諭道別,他要北上奉天。
李諭說“東北如今的發展非常不錯,太炎先生一定會有所收獲。”
章太炎直接坦誠說“我現在是一位馬前卒,大總統讓我去為今后的正式選舉做點鋪墊,我就去。順便還能積累點政治經驗,對我而言,好處很多。”
章太炎和梁啟超一樣,現在對袁信心滿滿,對自己也信心滿滿。
李諭說“東三省有很不錯的產業基礎,搞好的話,實業的發展潛力甚至超過京津地區。”
章太炎嘆道“兩百多年來,前清朝廷一直把東北閑置,到處是荒地,要做的事太多。”
李諭說“如今東三省人口已經不缺,要是能墾荒幾年,然后整頓整頓幣值和市場,潛力無窮。”
章太炎算了算“我雖然沒有具體做過官,但看古籍,也知道這些事沒個幾年做不成。”
李諭點點頭“年只能見個初效。”
章太炎說“我就干他十年”
李諭無奈道“只能祝太炎先生一路順風。”
章太炎真把自己的“東三省籌邊使”當回事去做了,到了東北就開始實地調查,又是搞資源勘查、又是繪制邊境詳圖,準備在摸清東三省家底的基礎上逐步形成開發方案。
他也算民國最早想搞東北大開發的人,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章太炎對開發東三省實業有了很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