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又處理了一些實業協會的事務,大都是給企業經營者提出一些合理建議。
有實業協會會長的名頭,他們多少會進行采納。
不過李諭對行業的了解比較有限,無法面面俱到,只能在自己的知識框架里做出最大支持。
陳嘉庚離開實業協會前對李諭說“如果院士先生有時間,希望您來一趟廈門,深入探討一下教育投資。”他怕李諭沒時間,還格外加了一句“廈門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您來了不會失望。”
李諭笑道“我一定抽時間去一趟。”
臨近吃飯時,唐紹儀叫上李諭一同前往匯中飯店。
路上李諭看到很多店鋪掛上了燈籠,于是問道“怎么這么早就開始準備過年”
唐紹儀詫異道“疏才兄弟莫非還不知道如今元旦成了公歷的一月一號,以后就要在這一天過年了。”
李諭差點忘了這事。
1912年1月1日,民國臨時政府成立時,臨時大總統孫先生通電海內“民國改用陽歷,以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為民國元年元旦。”
此處的“黃帝紀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十一月十三日”,即公元1912年1月1日。
也就是說,民國臨時政府剛成立就將農歷正月初一的元旦稱號挪到了公歷1月1日。
袁世凱繼任大總統后,照搬了南京的做法,繼續推行公歷元旦。
至于效果嗎,大家有目共睹。
為了推行“公歷新年”,袁世凱和十幾年后的民國政府都曾做過很大的努力。
老袁的策略非常簡單粗暴元旦放假
最先響應的是上海。上海縣市政廳提前十多天就發了通告,12月31日至1月3日放假四天。
緊接著各大城市都發了類似公告。
唐紹儀提醒道“疏才兄弟千萬不要忘了提前采買年貨,不然按照規定,屆時所有商店閉門,你可要餓肚子了。”
“多謝唐大哥提醒,”李諭說,“不過我看這件事最后未必能成。”
唐紹儀說“北京方面的態度非常堅決,大總統明確表示,農歷元月初一不再放假,就是要從根上變過來。即便一時半會做不到,七八年過去,百姓也就習慣了,畢竟哪天過年不是過。”
李諭說“上頭的命令很難傳達到廣大農村,并不是幾座大城市改過來就可以。”
唐紹儀說“上行下效,只要文化人全過元旦,早晚農民就都跟著過了。”
李諭搖了搖頭“絕不會這么簡單,況且文化人也不見得全都心甘情愿就去過公歷元旦。”
到了匯中飯店門口,李諭看見一行人正在發傳單,并且掛著一個大橫幅“昌明孔教,救濟社會”。
為首一個三十歲上下的青年大聲喊著“孔教者,中國之靈魂也。孔教存則國存,孔教昌則國昌。統中國之歷史亦不過孔教之歷史而已”
不少人圍了過去,好奇地領著傳單,同時拿走一件贈送的小掛件。
李諭對身旁的唐紹儀問道“這又是什么名堂”
唐紹儀伸手指著說“那個帶頭的叫做陳煥章,是康有為的弟子,估計最近收到了康有為指示,創建了一個什么孔教會。”
李諭問“康圣人回國了”
“并沒有。”唐紹儀說。
李諭說“我估計也沒有回國,不然以康圣人的行事風格,回國肯定要在報紙上大書特書好好渲染一番。”
“眼前的康門弟子,不就在提前給他搭舞臺,做準備嘛,”唐紹儀說,“而且這位陳煥章很有來頭,他是甲辰恩科,也就是最后一屆科舉的進士。還隨著前清大臣留過洋考察憲政,接著進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系就讀,辛亥之前獲得了哲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