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為東方人都是相信靈魂的,沒想到不是這樣。”卡夫卡道。
李諭說“東方的文化非常深邃,有一整套自洽并且復雜的邏輯。”
“對了,我此前還構思過一篇關于中國的文章。”卡夫卡說。
“關于中國”李諭問。
“是的,”卡夫卡說,“我對你們的長城很感興趣。”
“長城值得了解一下,”李諭說,“等你什么時候寫出來,記得發我看看。”
卡夫卡頓了幾秒鐘,說“或許吧。”
他后來真寫了一篇中國長城建造時,不過整篇文章非常卡夫卡,感覺像雜文,寫得蠻晦澀。
李諭給他建議道“有空的時候你可以看一下弗洛伊德的作品,或許會對心理有更深的了解。”
“那位心理學家”卡夫卡問。
“對,他也是奧地利人。”李諭說。
“謝謝您的建議,”卡夫卡道,然后又說,“另外,如果您需要在奧匈地區購買保險,記得聯系我。”
李諭笑道“我也記住了。”
卡夫卡的本職畢竟是個保險推銷員,只是作為一個穿越者,李諭其實不太需要這個,因為保險最主要的目的是預防未知,但李諭一點都不會害怕“未知”。
最近物理圈還有件不小的事情斯塔克正式發布了自己的實驗論文,公布了斯塔克效應,以及自己的一些解釋。
斯塔克效應簡單說就是光譜分裂,是原子物理學的范疇。
而原子物理學與量子力學關系匪淺,因為二者都是關于微觀領域。
這幾年物理學界的主要成果就是對原子物理的深入研究,所以斯塔克效應的論文一發出,就引起了很大關注。
斯塔克本人作為一名實驗物理學家,在解釋物理理論方面并不突出,所以他的解釋基本不用看。
而理論物理大佬們就來活了,玻爾、愛因斯坦、史瓦西等人紛紛想要進行理論解釋。
普朗克隨即在柏林大學組織了一場討論會,邀請一眾物理學家到場,針對量子理論再進行一次研究。
李諭在這里除了看到愛因斯坦、玻爾、勞厄、史瓦西等人,還有索末菲、玻恩、外爾,反正都是些大佬。
李諭笑道“以后想有這種盛會真是不容易了。”
普朗克隨口說“為什么不容易我還要多組織幾次。”
兩人向他們走來“普朗克教授,好久未曾謀面。”
普朗克與他握手道“哈澤內爾教授,你好。”
哈澤內爾是維也納大學的理論物理教授。
普朗克把他介紹給了李諭。
哈澤內爾說“李諭院士是當今最優秀的數理科學家,能見到您太榮幸了。”
其實李諭不認識他,不過他帶著的那位助理自己可太熟悉了薛定諤
薛定諤比玻爾還小兩歲,剛剛大學畢業沒幾年。
他在大學里有兩位導師,一位負責理論物理,也就是眼前的哈澤內爾;另一位叫做埃克斯納,負責實驗物理學。
薛定諤一開始也是側重實驗物理學的,不過學著學著發現自己做實驗相當糟糕,搞理論卻非常在行,于是慢慢轉向了理論物理學。
李諭同他們握手道“幸會。”
而且李諭格外關注了薛定諤,對他說“薛定諤先生,你好。”
薛定諤戴著一副圓圓的眼鏡,沒想到大名鼎鼎的李諭院士竟然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他非常錯愕“院士先生看過我的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