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唯一能想到李諭知悉自己名字的可能應該就是讀過自己的論文。
李諭笑道“你發的論文可不少,那篇關于抗磁性的文章我也看到了,在數學方法和理論上都很優秀,只不過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可能需要引入量子理論。”
薛定諤更加吃驚了“您竟然真的看了我的博士論文”
李諭說“論文發在物理年鑒上,我碰巧看到了。”
“太榮幸了”薛定諤高興地說,“感謝院士先生的指正,我會考慮研究一下量子方面的理論。”
薛定諤成大名比較遲,但在物理圈里成名可不算晚,他剛畢業的幾年就發了好幾篇重要論文。
相當于后世畢業三年內就連發七八篇sci,而且都是一作。
薛定諤的論文基本都屬于理論物理,研究領域比較廣泛。
李諭說讓他關注量子理論,也談不上什么指導之類,因為薛定諤本來就有這種想法,要不也不會來參加這場會議。
總體上看,薛定諤在學術上并沒有遇到太多的阻力,生活上也比較快活,他甚至用論文術語當作情書給了自己的夫人
“如我所知,1913年夏季澤海姆的大氣中,除了raa、b、c外,肯定還有一些其他東西,而我的測電器卻沒能指示其蹤跡。這是由于它發現了薩爾茨堡的貝特爾小姐,她吸引了作者的全部注意力。”
這位貝特爾小姐后來成了薛定諤的夫人,如此回道“他給我很深的印象,首先因為他非常英俊,他有一張很吸引人的臉,而在這之前我對他印象就不錯,因為科爾勞施已向我介紹過他。”
嗯,英俊
情人眼里出西施。
薛定諤的導師哈澤內爾說“薛定諤的潛力非常大,我想他用不了幾年就能夠成為一名物理教授,就像年輕的李諭先生還有愛因斯坦先生一樣。而且他的精力充沛,不僅研究我給的課題,現在也涉獵相對論和量子理論。”
薛定諤的精力確實充沛,學術上研究廣泛,情感方面的精力也相當充沛,情人可不少。
愛因斯坦訝道“現在已經有這么多人要研究相對論”
薛定諤笑道“我只是覺得非常有趣。另外,我還做了光量子的實驗。”
哈澤內爾說“薛定諤自從投身理論研究后,已經很少做實驗。”
愛因斯坦同意說“想要實驗和理論都強可不容易。”
人員全部就座后,普朗克開始主持會議,他說道“很榮幸各位再次坐在一起討論關于原子以及量子的問題,這讓我想到了兩年多前的索爾維。
“斯塔克先生的實驗論文各位已經看過,是一個令人興奮的結果。
“從實驗本身我們可以看到實驗物理學的進步,十年前,放電管只有每厘米幾百伏特的強度,沃伊特先生做實驗時,甚至用的是鈉元素。
“而斯塔克先生的實驗設備已經達到每厘米幾十萬伏特,并且成功選用了氫元素,才看到了譜線分裂。
“這是實驗物理學的偉大進步,也是對理論的挑戰。”
實際上就算選用氫元素,想看到譜線分裂也挺不容易。
斯塔克這個人雖然和雷納德一樣是個親鈉脆派,走了極端路線,不過在實驗方面確實挺強。
普朗克講完后,接著講演的是玻爾,目前其他大佬級人物關于斯塔克效應的論文還沒出爐,比較值得一說的就是玻爾的論文。
玻爾在斯塔克剛剛公布論文后,就立刻開始了研究斯塔克效應背后的理論基礎。
有意思的是,建議玻爾這么做的是他的導師盧瑟福。
歐洲的物理學家,哪怕是搞實驗的,理論方面也要比美國的實驗物理學家強一截。密立根屬于特例。
盧瑟福雖然嚴格意義上講搞的不是量子理論,但原子物理學好歹是與量子理論有無數關聯的學科,他能夠預見斯塔克效應的重要性。
玻爾擅長搞理論,很快寫出了一篇論文。
此時玻爾說“根據我的能級模型,可以解釋氫原子光譜然后考慮電場對光譜的影響,可以使氫原子的電子軌道從圓形變成橢圓形”
玻爾在黑板上列出了幾個長長的公式,“經過數學推導,便可以得到電場對能級的分裂效果。”
玻爾的數學功底不錯,說完后,很多人沒有立刻反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