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明治之后的大正時代算是日本相對而言特殊一點的時期,有一定的自由和民主主義,僅僅是相對而言。
在李諭穿越前,網絡上有一首很火的日本歌曲,來自初音未來的千本櫻。很多人就算忘了這個名字,也大概率聽過它的旋律。
千本櫻的旋律輕快,歌詞奇妙,在日本深受喜愛。它的前幾句歌詞是這樣的
“大膽無畏,洋化革命,光明磊落,反戰國家,騎著日之丸印的自行車,惡靈退散,icb。”
歌詞有些不知所云,卻能引人遐想。
且不管其含義為何,單就表現形式而言,千本櫻爆紅的一個原因正是歌詞和v中加入了不少大正元素。
大正時期,無論是生活習慣、家居住宅、言談舉止還是衣食住行,日本都在努力向西方看齊,同時又想融合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
千本櫻這首歌所展現的就是日本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等不同文化要素交融的樣態。
配樂上,有日本傳統音樂,也有西方近代音樂元素。
服飾上,v中的人物有的穿和服,有的穿西裝,有的穿“和洋混雜”的服裝明明穿的是傳統的“褶裙”,頭上卻戴著一頂西洋“制服帽”。
建筑物上,也是既有西式磚瓦洋房,又有日式的石燈籠和神社,以及象征文明開化的路燈、郵箱、咖啡和甜點。
所有這些都標示著大正時期,日本在物質和精神上向歐洲文明靠攏,又努力折中東西方文化的時代特征。
這是一種非常糾結又矛盾的狀態,也十分暗合日本人的心態。
另外還有容易被忽視的一點,藝術作品展現的大都是上流或者最起碼中層階級,很少有反映底層老百姓的。
畢竟普通百姓每天生活異常枯燥簡單,似乎的確很難挖掘。小日本一直到二戰結束,對國內的剝削也沒有停止過,很像早先狄更斯筆下的英國。
戰爭期間,為了前線的勝利,百姓可以忍受高物價的生活。他們以為擊敗了俄國就能獲得巨額賠償,生活還會恢復原貌,但戰爭結束后,日本沒有得到賠償,物價也沒有下跌,導致他們倍感失望。
再說大正時期的民主主義,很明顯是對內的民主主義,對外的帝國主義。
甭管政界還是普通民眾,都有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觀念。
政界一方面要求國內民主,另一方面又積極要求對外擴張;普通民眾則既要維護自身權益,又想通過損害他國和他人的權益來讓自己獲得更大的權益。
所以之前才說,整個二十世紀上半葉,即便是日本國內的底層人都不值得同情。
至少作為中國人是不可能同情的。
吃完飯后,李諭專門給鄒容以及姚宏業談了談經濟文化方面的情況。
“你們應該看得出,日本人想要占據東北,其方式就是先通過商業手段慢慢蠶食。”
鄒容點頭說“和在寶島是一樣的手段。”
李諭說“現在日本拼命通過各種手段干涉我國,此前民國政府的善后大借款,日本明明沒有錢,卻也要硬湊熱鬧,他們先從英美借了錢,然后再借給民國政府,為的就是不落后英美,要對我國施加影響。”
姚宏業氣憤道“狼子野心”
李諭說“更令人擔憂的是,日本派了一個非常擅長殖民地策略的人擔任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總裁。”
鄒容問道“難道是后藤新平”
李諭說“就是他。”
鄒容眉毛一凝“真是一個麻煩的家伙”
后藤新平這個人,寶島的人肯定不會陌生。這家伙出身貧寒,甲午戰爭中發跡,然后慢慢成為了寶島的民政長官。
在這個任上,后藤極盡所能地推行殖民政策,強化殖民統治。他搞了許多卑劣手段,比如規定凡是反抗殖民統治的人都要被當作罪犯,遭到嚴懲。在甲午戰爭之后的5年里,有3萬多人死于反抗殖民統治。
毫無疑問,后藤新平就是可怕的劊子手。
他不僅執行殘酷的鎮壓手段,還大力推行奴化教育,企圖改變人民的中國情懷。后藤要求學校、城市、鄉村等凡是有人的地方都要學習使用日語。
在某種程度上,文化侵略的危害更加可怕。
而如今,后藤要把這一套手段用到東北地區。
本章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