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鼎芬和勞乃宣臉色一陣青一陣白。
孫寶琦則暗暗稱喜,感謝他給自己出了口氣。
一眾民國官員其實都沒給溥儀磕頭,也沒有必要磕頭,梁鼎芬和勞乃宣只能對領頭的孫寶琦發發火,沒有什么實質作用。
溥儀的書桌上擺著的全是傳統儒家經典,從孝經到朱子家訓之類,另外還有全唐詩和乾隆御制詩,咱就說這兩本詩集放在一起,真是太有反差感了。
李諭問道“按說該認數字,還有加減乘除了吧”
勞乃宣說“不學不學學那些做什么”
“光緒帝在位時就學科學。”李諭說。
“那又怎樣學到了什么,對治國有什么幫助不還是這個樣子”勞乃宣說。
這種狡辯李諭竟不知道怎么回辯,主要他不懂科學,說了也白說。
一直到1922年,溥儀仍然沒有學過加減乘除,更不可能知道物理化學。
14歲才多了個英文課,但只念了兩本英文書,一本是愛麗絲漫游奇境記,一本竟然是翻譯成英文的論語
他的英文是出了宮又好好學的。
反正這時候的宮廷教育出了很大問題,遠遠落后于宮外的一眾新式學堂。溥儀十六七歲時仍認為國內是“同治中興”,每個老百姓都有一桌子菜吃,算數水平超不過100。
后來進宮的英文老師莊士敦感嘆中國的皇室貴族用不著算術,因為一切都有人替他辦了。
他同時又非常驚嘆于中國人的珠算,在沒有計算器的時代,簡直牛炸了。
不過他發現貌似擅長這些技術的又都是伺候人的。
過了一會兒,醇王載灃到了,此時的他顯得一身輕松,精氣神比當攝政王時候都好。
載灃是來看溥儀功課的,一年只有少數那么幾次。
行過家禮后,溥儀拿著書開始念,但念了幾句就念不下去。
載灃也有些緊張,打斷說“好,好,皇上好、好好地念,念書吧”
說完他就走出了毓慶宮。
全程連兩分鐘都不到,比李諭和孫寶琦都短。
出了毓慶宮,他的神色又輕松下來。
載灃終究是選擇放下了。
李諭連忙走上前“醇王。”
“李諭先生。”載灃說。
李諭直截了當道“醇王,您的大管家要把畫賣給日本人山中定次郎,不知道我能不能截個胡,價格提高最少兩成。”
載灃問“你為什么要買”
李諭說“我就是不想讓日本人得到罷了。”
現在日本人難為民國政府和袁世凱,小朝廷其實看著還挺爽的。
載灃想了想說“如果你是以美國基金會的名義購買,我就贊成。”
李諭聽出來了,他還是沒完全放得下面子,作為皇室成員把畫賣給平民不太情愿;好在他主動給了李諭一個臺階。
李諭說“好吧,反正都一樣。”
載灃又說“另外,我想請教你幾個關于天文學的問題。”
“天,天文學”李諭有些不可思議。
“還有數學,我現在最愛看的書就是天文書以及數學書,”載灃一板一眼道,“沒想到天文學與數學有如此多關聯,我正在研究牛頓的天體力學定律,但我看不懂他是怎么推導的,如果你教會我,我就讓管家把畫賣給你。”
這種問題對李諭來說簡直是小兒科“輕輕松松”
反觀內廷里的種種,李諭搖搖頭,有的人就是不能早點看穿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