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雨林就不一樣了,”李諭說,“只有沉積型土壤才有肥力,熱帶雨林地區的雨水過多,嚴重的淋溶作用下,土壤肥力很差。”
陳琪佩服道“多謝院士先生賜教。”
李諭說的只不過是些中學地理知識,但此時知道的人不多。
張謇說“我還以為熱帶能一年三季稻,人很多才是。”
李諭說“過去熱帶沒有谷物。全球五六十種主要谷物,全部來自溫帶。因為溫帶的植物需要儲存能量過冬,熱帶植物沒有這種需求,自然不能培育成糧食。”
即便二十一世紀,熱帶地區就算有耕地,也不會有過大的優勢。
溫帶地區的夏季日照時間長,夜晚呼吸時間短,容易積累有機物,要不東北能成超級糧倉哪。
張謇說“疏才說的是進化論”
“有點牽強,不過可以這么認為,”李諭說,“此外,溫帶的動物也得過冬,需要領頭的指揮,掉隊就意味著死亡,這就導致溫帶的動物比較容易馴化、圈養。而熱帶的動物普遍脾氣暴躁。溫帶的馬可以馴化,但熱帶的斑馬可沒人能夠駕馭。”
張謇笑道“我聽人提過,斑馬看著好看,但野性太大。”
李諭說“所以咱們可是好地段。”
張謇說“我研習過進化論,但認知比起疏才差了太遠。”
李諭道“現在流行的是帶有偏見的淺薄進化論以及社會達爾文,很危險。”
張謇并不覺得“優勝劣汰”有什么不對,“任公梁啟超在一定程度上同樣贊成社會達爾文主義。”
這種思想殺傷力過大,李諭甚至都想搞搞生物學,建立威望,扭轉一下勢頭。
可惜李諭對生物學的了解僅限于高中生物雖然也很厲害了,但更關鍵的是有些人接納社會達爾文并不是因為真的相信進化論,而是利用罷了。
陳琪想得沒有那么多,再次贊嘆道“院士先生在科學方面是真正的學富五車”
李諭說“將來新式學堂慢慢建好,師資力量提升,所有人都會知道這些知識。”
“但愿如此,”陳琪憧憬道,“那樣就不必人人出國留學。”
張謇又對李諭說“博覽會上,生絲等產品肯定獲得重視,美國的需求量異常大。幸虧疏才委托上海的榮氏提前建了絲廠,不然這些訂單都要白白浪費。”
李諭說“加足馬力使勁干,能賺多少就賺多少,機會難得。”
張謇囑咐陳琪“盡可能在美國獲得足夠知名度,總統特批了三十萬元專門用于場館建設。”
陳琪鄭重道“不辱使命”
此次博覽會,我國拿了相當多獎章,收獲頗豐。
這幾年對美出口變得很大,每年有個幾億美元,二十世紀初的幾億美元不是小數目。
張謇作為農工商部長,付出了不少心血,可惜后來袁世凱稱帝,張謇與他徹底決裂,辭職回鄉了。
張謇預測得很準,平靜了幾天,在李諭去北大開講座時,收到了袁世凱的勸進書。
不僅李諭收到,北大的校長胡仁源等教授也收到了。
胡仁源氣憤地對李諭說“總統又要賞給我嘉禾獎章,同時還要封我為中大夫,只要我同意勸進帝制。”
李諭說“給我的信上,還許諾上大夫呢。”
“搞什么名堂,復古嗎”胡仁源說。
袁世凱剛剛改革了官制,把官員等級分成九級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夫、上士、中士、少士。
聽名字就怪怪的。
不等他們反對,袁克定竟親自來到了北大。
“諸位教授,克定有禮了。”袁克定笑瞇瞇道。
胡仁源沒好氣地說“有什么事”
袁克定說“消息應該傳達到位,我希望諸位教授在學術上給予勸進的理論支持,這非常重要。”
胡仁源說“袁大公子,您當大學是什么地方想給我們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