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立根回電“創新是必要的,但并非最重要的。我一直在與這種理論作強有力的斗爭即任何科學家的理論都不過是稍縱即逝的現象,只是事物永無休止的變化與流動過程中的一個環節,這一代全然拋棄上一代認為可靠的各種假說,下一代則同樣會拋棄這一代認為成立的所有理論。
“我擔心太多沒有直接從事科學工作的人樹立這種危險的觀點。
“如今已經有很多人通過報紙不斷宣揚的革命性發現而興奮。
“這是非常危險的
“甚至包括這幾年振奮人心的原子內部結構發現,整個亞原子世界開始向探索者敞開,在我看來也不是革命。
“因為所有這些與以前完全一樣,化學家沒有受到絲毫的干擾,因為他們的定律還像以前一樣精確。總的說來,科學的發展只是個逐漸積累的過程而不是通過革命實現的。”
密立根屬于某種程度上的保守主義者。
但他這個“保守主義”不是個貶義詞,而是說他是個有堅持的人。
李諭很尊重密立根的這種哲學觀點,套用到一百年后也沒有什么問題。
如果僵硬地為了創新而創新,就不是創新了。
相當多的科學史傳記有明顯的傾向,大多更關心科學上的革命者。
但密立根的保守與嚴謹對物理學革命的成功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革命者就像風箏,飛得越來越高,觸碰物理學更高的世界。而密立根這些人就是風箏的那根線,離了他們,風箏就飛不起來。
“我想起了邁克爾遜先生的那句話,要做精確到小數點后六位的科學家,”李諭在回電中寫道,“在科學領域中,我們可以斷言許多理論經得起考驗。而經得起考驗的就是精確實驗或測量過的,因為沒有它們就沒有科學。
“單純的猜測并試圖自圓其說并不是科學,更不能誕生真正的知識。
“所謂的科學革命也不是推翻,而是補充已確切的東西。
“誠然,我們需要發現新關系,但要保留原有的絕大部分。
“這,并不矛盾。”
密立根本來就只是和李諭做點正常的科學探討,而且還關乎創新與保守這種非常基本的哲學命題。
見李諭對自己有支持的觀點,密立根開心地回電
“我一直自視為進步的保守主義者。我堅信,物理學的歷史已經清晰地表明,物理學進步的唯一正確道路是一條在尊重已知真理與追求新真理之間的中間道路。
“剛才我還在苦思冥想怎么去形容這條唯一正確的進步道路,后來突然想到了你們中國的一個詞,中庸。”
李諭看到密立根的回電時有些驚訝,他不知道什么時候也偷偷學了學中國文化,甚至摸索到了“中庸”這個核心元素之一。
“我只能說,密立根先生完全可以來趟中國了。”
密立根開玩笑地回電“如果我懂中文,一定考考你們的秀才。”
李諭還真挺想讓他來一趟中國的,李諭此后準備培養的幾個諾貝爾物理學獎,全都離不開實驗物理學。自己雖然有不錯的實驗思路,但總歸并不那么擅長實驗本身,要是讓密立根指導指導,肯定比自己效果好上不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