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華工
李諭和梁啟超一起拍了張照片,現在李諭很注意隨時拍一張做記錄。
有了萊卡原型機后拍照方便了不少。上海又建了一座小型光學廠,就是當初李諭從德國“忽悠”來的,規模雖然不大,但總歸是有了。
只不過在光線不好的時候,徠卡原型機拍攝照片效果差強人意。
梁啟超又向李諭要了幾臺無線電報機。
“任公想在上海做個遠程軍師”李諭問。
“正有這個打算,我要把其他幾臺寄到云南。”梁啟超說。
“看來您還是覺得光靠紙筆不夠過癮。”李諭說。
“我恨不得現在就去學開槍”梁啟超說。
李諭道“從軍就不必了。”
梁啟超非常關心護國軍的情況,整個戰爭期間,他一直實際參與到前線的決策指揮中。
蔡鍔作為梁啟超的學生,經常發電報詢問其軍政策略。
梁啟超沒忘一個關鍵問題“這東西保密程度高嗎”
李諭解釋道“保密在于加密水平,國內還沒啥截獲電報的機構,只要密碼稍微有一點難度,就不會泄露軍機。”
梁啟超說“這樣我就放心了。”
這段時間梁啟超會住在上海租界中,遠程關注云南前線。
護國戰爭整體打得比較順,尤其后來貴州、廣西等地加入后,形勢基本上徹底倒向了護國軍一方。
再加上一幫北洋高層公開反對袁世凱,老袁同志可謂眾叛親離,山河日下。
所以沒啥好擔心的。
李諭還是專心去大同大學開幾場講座。
最近他聯合一群學生動手搞了個新專利鎂光燈。
就是照相用的閃光燈。
此前閃光燈用的是鎂粉同時加有氯酸鉀和硫化銻等做成混合粉末,鎂在通電后,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氧化反應,產生強光,照亮被攝體,同時產生大量煙霧,所以早期一直稱呼閃光燈為鎂光燈。
黃飛鴻系列電影中,十三姨曾經用這種燈拍過照片,還嚇了黃麒英一跳。
但它有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就是那團煙霧。
李諭帶領學生準備開發出閃光燈泡原理不復雜,就是將鋁和鎂纏繞的燈絲放置在充了氧氣的燈泡中,然后通過電子打火點燃。不僅避免了煙霧,而且小巧方便很多。不過這種燈泡仍然是一次性的,使用完后需要更換。
但對于一些流動場景,來不及架設笨重的照相機時,小型便攜式相機加便攜式鎂光燈就可以派上用場,所以它只要一經推出,絕對可以把鎂粉徹底替代掉。
李諭后續把這項專利先注冊在京城,然后再注冊到美國。
一戰有挺多戰地記者,對閃光燈的需求小不了。
通過這項專利,能讓學生賺到一些錢可能會不少,同樣能讓他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繼續投身于發明創造中。比搞數理科研簡單一些,也比較有實際意義。
他們了一周就完成了實驗,并且做了很多樣品,通過測試挑出最好的配比。
李諭同他們一起測試時,一名學生找到李諭,詢問道“校長,我能不能把這項發明帶去法國”
“法國”李諭一時沒反應過來。
那名學生說“不久之后我將前往威海衛,與眾多華工共同登上前往法國的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