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顧臨尷尬道,“這樣的想法檔次太低,我們可是堂堂醫學院。”
“所以嘍,干脆就用原來協和這個名字,”李諭說,“中國人喜歡有古風、有內涵的命名;而且中國文化相對內斂與中庸,很少會使用姓名去命名某樣東西。”
“我接受你的建議,相信基金會也會聽取。”顧臨說。
到達京城后,顧臨隨即組織了協和建筑群的奠基會,并且請來了市長朱啟鈐。
朱啟鈐給每人分發了一個鐵锨,“諸位,第一鏟土寓意安全,大家一起來吧。”
顧臨像模像樣鏟了一下,然后說“朱市長,工人您都招募好了嗎”
朱啟鈐說“我上午剛從報紙上打出油王府要招募工人的告示,下午門口就擠滿了人。”
“油王府”顧臨納悶道。
朱啟鈐笑著解釋“這是老百姓私下里的稱呼,緣于洛克菲勒先生的美孚石油公司還有他們的煤油燈。”
建筑師胡賽隨后展開他的圖紙“市長先生,這是大體規劃,大概有50棟建筑,建成后,將會是遠東地區最好的醫學院。”
“50棟建筑,這么多”朱啟鈐對建筑了解也不少,繼續說,“希望不要建成一座外國的小城市,最少應當學習中國建筑的屋頂樣式,那是中國建筑的精髓。”
胡賽顯然已經研究過一些中國古典建筑風格“斗拱實話說,我對這種形制并不了解。”
李諭立馬給他提建議“京城里住著專門做皇室建筑的世家,不如把他們請來。”
胡賽對這個提議相當歡迎“洛克菲勒先生在最近的一封電報中說,希望能夠形成如同中國宮殿一樣的建筑風格。請來皇家設計師再好不過。”
朱啟鈐說“胡賽先生,我事先聲明,皇室建筑的造價將會非常高,這不是普通的中國風格。”
顧臨拿出那封電報“上面說了,不惜工本。”
朱啟鈐訝道“就這么籠統簡單一句話,你們便可以做決定”
顧臨攤攤手“總不能把洛克菲勒先生請過來現場看吧,只要結果令人滿意就夠了。”
朱啟鈐不再說什么,畢竟是他們出錢。
洛氏基金會瘋狂得難以置信,不僅建筑主體舍得砸錢,內部設施也力求最大限度達到最先進的標準。從病房、教室到實驗室,全是最考究的西式設備,甚至水管、門鎖、抽水馬桶都是從美國運來的。
朱啟鈐說“好在你們選擇了豫王府,這里的磚墻質量極佳而且數量足夠多。要是做中國傳統宮殿式風格,可以把這些磚直接拿來用,起碼外墻夠了。”
胡賽問道“為什么不能燒制新磚”
“看來諸位還是不太了解皇家建筑有多費錢,”朱啟鈐說,“里面的每一塊磚用的都是特殊工藝,現在恐怕已經很難找到會燒制皇家用磚的工匠。”
胡賽嘖嘖稱奇“中國皇室真是我見我最會享受的。”
豫王府的墻非常高。乾隆時期的第四代豫王曾和皇帝下棋,有一次下了個平手,乾隆對豫王說“朕不賞你,也不摳你門釘。這樣吧,朕準你府墻加高三尺”
傳統建筑中的院墻高低屬于級別象征之一,準許加高府墻實際是賞給榮耀。
由此北京城留下了“禮王府的房,豫王府的墻”諺語。
朱啟鈐說“燒制墻磚地磚的工人找不到,但可以雇傭先前在皇宮里工作過的工匠,重開官窯燒制琉璃瓦,并且能夠使用綠色琉璃瓦。”
胡賽聽出這個問題很關鍵,外墻色彩本來也是建筑風格的重要體現“綠色的屋頂我很少見到。”
朱啟鈐說“綠色琉璃瓦僅次于帝王才能用的黃色,王爺或者頂級大員才可以使用。”
此時的人們還沒有綠帽子觀念,頭頂綠色是相當尊貴的事情。
胡賽在筆記本上記下這些重要訊息“具體的細節希望在見到你們所說的皇家御用設計師后繼續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