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啟鈐說“另外,要是你們希望在內部同樣加重中國風格,我還能請到在清宮和頤和園畫過廊畫的師傅,就是價錢高點,畫一尺最少5個銀圓。”
顧臨大手一揮“不貴必須用”
此時美國國內已經開始漸漸出現一戰時期的戰時繁榮,英法自從今年二月開打的凡爾登戰役后,越發感覺吃力。
凡爾登本來并不是什么戰略重點,但幾個月下來已經快打成決戰。
因為法國壓力很大,已經無法再喪失一片領土,法軍在凡爾登投入了總兵力的六成以上。新上任的司令又是堅定的進攻派,戰役從一開始死傷便非常慘重。
而英國則在備戰馬上開打的索姆河戰役,一開始英法聯軍設想的就是在索姆河發動攻勢。
凡爾登純屬“意外”,是德國人挑起來的。
反正英法兩國都把國庫掏空,只能在華爾街瘋狂發售國債。美國人賺得不亦樂乎,最不缺的就是錢。
戰爭對協和的建造也有不小影響,主要是物價飛漲、通貨膨脹以及匯率,單是匯率方面就損失了170多萬美元。而且戰爭期間的貨運價格比任何時候都高。
北京協和最終的超額支出,讓洛克菲勒基金會不得不放棄了原先定下的也在上海建一所醫學院的計劃,盡管上海校區的地皮已經買好。
他們確實拿不出那么多錢,此后的三十年,為協和醫學院的建立和運營維持,共支出4500萬美元,是洛克菲勒基金會單獨項目中最大的一筆。
不用太感激老美,和庚子退款一樣,背后都有深厚的政治考量。美國如此舍得花錢,是一種投資,希望中國盡可能變得親美,將來老美才能獲得更大的利益。
事實上,他們應該說真的做到了。
包括二戰后的對歐援助,都屬于老美少有的成功的長線政治謀略。
關于醫學校,別看光建筑就花了700多萬美元,在二十世紀初絕對屬于天價中的天價,但協和醫學院的設計規模非常小是按每年招收25名學生設計的,也考慮了將來招收50名的需要。
學校嚴格執行了約翰霍普金斯醫學院的方針,對學生考核幾乎是全世界最嚴的。
第一批考入預科的有21人,8年后畢業時只有10人,其中僅有4名是原來21名中的成員,其他6名則為插班生和上級班降下來的。
對學生的培訓規格自然也是最高,配套的協和醫院有200多張教學床位。從病床數與學生人數來看,建筑規模和教學條件極為優越,可保證臨床教學質量。
作為在“一張白紙”上從頭建造的協和醫學院,很多方面比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更接近早期洛克菲勒基金會專家們的理想。
李諭看著工地上充當運輸工具的幾十匹駱駝,希望它快點建好吧。
從協和工地回來沒幾天,老袁同志便因為膀胱結石引發的尿毒癥以及過度抑郁而死。
袁世凱挺愛面子,很忌諱自己生病的部位,無法面對醫生,有些諱疾忌醫,多少延誤了病情。
不久前,他剛剛學著當初給清室制定退位優待辦法的慣例,也讓段祺瑞給自己擬了一份退位優待辦法,內容很簡單,就是希望對他的往事不再追究,甭管好事壞事;然后不沒收資產,給予自由和應有的尊重,并且得到每年十萬元的歲費。
條件很容易接受,但沒等國會審批,他就死了。
這倒是給段祺瑞等人了一個最好處理的局面。
對了,值得一說的是,袁世凱去世后,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張鎮芳四人立即打開金匱石屋。
這是當時袁世凱控制總統選舉時,公布的總統選舉法里的規定總統繼任人,由現任總統推薦三名,預先將其姓名書于嘉禾金簡,藏之金匱石室。
四人在金簡上看到了袁世凱留下的繼承者提名,只見上面由他親筆寫著黎元洪、段祺瑞、徐世昌。
袁世凱此前給馮國璋說兩個兒子都不適合當皇帝,可能不是真的騙他吧。
還有可憐的袁大公子,滿心想當皇太子,竟然連他老爹都不同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