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諭等人吃飯比較快,準備離開時,恰好遇見出來透透氣的徐世昌。
“院士先生。”徐世昌說。
李諭也同他打招呼“總統閣下。”
徐世昌說“因為就任大總統的緣故,我不能再給皇上教書,剛才世續大人提到要找一位帝師進入毓慶宮教授皇上,要求學通中外,我想”
李諭立刻說“我有個好的人選,叫做莊士敦。”
“中國人”徐世昌問。
“他是個英國人,”李諭頓了頓,“最好加上蘇格蘭。”
徐世昌說“學問怎么樣”
李諭說“不錯,關鍵他的中文說得很好,起碼比現在溥宣統皇帝的兩位帝師口音純正得多。”
溥儀的帝師陳寶琛是福建人,沒有推廣普通話的年代多少帶點口音。
徐世昌問“他能教什么”
李諭說“得看皇上要學什么,學到什么程度。”
徐世昌看了眼屋里,然后聲音小了一點“只需達到歐洲中學的水平就夠。”
“那莊先生太沒問題了,”李諭肯定地說,“他現在是威海衛的官員,對我們國家的文化異常崇拜,只要紫禁城寫個聘書,莊先生會毫不猶豫地答應。”
“對我們的文化異常崇拜”徐世昌顯然對這一點最滿意,立刻也不多問了,招呼過來世續,“世續大人,院士李諭為我推薦了一個非常優秀的帝師人選,是一名英國人。”
世續問“英國人”
徐世昌說“對的,他的中文非常流利,而且沒有英國人那種令人討厭的高傲,反而對我們的文化崇拜至極。”
世續顯然也很看重這一點“崇拜我們文化的英國人,很不錯希望院士先生修書一封,提前告知,問好這位英國老師方便與否,然后我們便可寫出聘書。”
李諭心想,果然現在的小朝廷相當沒面子,生怕自己寫了聘書被對方拒絕,要讓別人先問好才行。
“好吧,”李諭既然主動提到了莊士敦,只能擔下這個活兒,只要不讓自己去紫禁城就好,“莊先生對皇室非常尊敬,知道紫禁城要聘請他為帝師,一定非常高興。”
世續說“果然還是英國人像紳士,他們之所以如此優雅,就是因為有個國王。”
其他幾位前清王公紛紛點頭稱是。
李諭冷冷一笑,不愿意搭話,也沒必要和這些遺老爭論。
徐世昌問“院士先生一起來喝一杯”
李諭馬上拒絕“我和蔡校長以及幾位教授要一起離開了,告辭。”
走出會賢堂飯莊,胡適說“紫禁城請老師,我們不如也請個美國教授過來。此前我與杜威教授通信,他明確表示愿意來趟中國。”
蔡元培說“很好,現在學生運動風起云涌,對西洋文化熱忱很高,請個美國教授有益處。我對杜威教授有所耳聞,他正好從事哲學與教育,還是許多留美學生的老師,我十分歡迎。”
李諭也感覺杜威比較合適,此時請來密立根、普朗克等人的效果真不如一個專門搞教育和哲學的,畢竟國內的科學教育還沒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相對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大眾更容易聽懂他的話。
而且杜威對中國很了解,搞哲學的人又喜歡批判,反正學哲學的都擅長辯論和吵架,學生們現在勢頭正盛,在五四之前,弄弄哲學見效比較快。
胡適怕自己威望不夠,說道“蔡校長,院士先生,咱們一起聯名吧”
李諭輕松道“可以。”
“我也沒意見,”蔡元培說,然后又對李諭發出邀請,“我在北大成立了一個進德會,疏才有興趣加入嗎”
“進德會”李諭問。
蔡元培說“這是一個強調德行的會員制組織,我分成了三種會員,甲種會員要做到不嫖、不賭、不娶妾;乙種會員于前三戒外,另加不做官、不做議員。疏才完全能達到乙種會員的資格。”
李諭隨口問“第三種會員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