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工廠一直被外資掌控,九一八后,比利時的幾個股東又暗地里商議,擅自把股份賣給了小鬼子,此后便被日本人控制。
既然摻和進去,李諭以后就不能讓小鬼子撈著好處。
周學熙是北方工業巨子,家族勢力盤根錯節,他內心深處肯定也不愿久居人下。不過現在還是先講遷就著點,不能急于求成。
北邊的事情暫時告一段落,李諭隨即去了上海的大同大學講課。
在他的帶領下,國內的科學氛圍現在頗為活躍,即便研究環境還不是特別好。
李諭在辦公室看最近的幾本從國外郵過來的科學雜志時,有人敲響了他的辦公室大門。
“請進。”
“院士先生,我來應聘。”
李諭抬起頭“原來是竺可楨同學,不對,現在應該叫你博士了。”
竺可楨謙虛道“與您的院士頭銜相比,不值一提。”
“是氣象學博士”李諭說。
竺可楨點頭說“去年剛剛獲得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
“太好了來我這里應聘教授”李諭問
“是的。”
“求之不得,”李諭笑道,“正好我還想著在校園里弄一些觀測氣球,由你來具體操作最好不過。”
這東西不便宜,也就李諭舍得花錢。
竺可楨很看重大同大學的科學氛圍“我時常研究混沌理論,以后有了問題還能向院士先生請教。”
“互相探討,”李諭說,“氣象學我沒什么研究,最多在數學方面幫幫忙。”
竺可楨說“氣象學的計算極為繁復,我還在加強數學中。”
計算就是李諭的拿手戲了“這部分我比較在行,有空的時候我盡可能幫一下。”
李諭能留著竺可楨在大同大學教七八年書,說不定還能搞出點不錯的科研成果。
另外,李諭準備利用自己剛在美國那邊申請下來的熒光燈專利,在國內開個照明工廠。
于是在報紙上登出廣告,招聘相關技術人員。
很快他就招到一個合適的人選。李諭純粹是姜太公釣魚,就算不放魚鉤,該來的人也自然會來
當天下午,李諭打量著眼前的一個年輕人“你就是胡西園”
“是的,”胡西園說,“我剛從高等工業學校電機系畢業,有心做中國人自己的燈泡,正好看到院士先生貼出的告示,立馬前來投奔。”
“非常好,”李諭說,“我們也需要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