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創作新詞匯,而物理學也正在創造新理念。”李諭說。
喬伊斯攤手道“我只不過感覺詞匯不夠表達思想,是被迫之舉。”
喬伊斯也是寫意識流的,行文晦澀。
不過他還真“創造”了一個物理學上的重要名詞夸克。
多年后,諾貝爾獎獲得者蓋爾曼提出了夸克模型,至于“夸克”一詞,是他先想好了發音,但翻了翻字典,沒有現成的詞。蓋爾曼正好看了一本喬伊斯的芬尼根守靈夜,里面就有一個作者喬伊斯創造的詞語“quark”,用來描述一種海鳥的叫聲英文里狗叫用bark,所以他創造了quark。
蓋爾曼感覺這個詞不錯,而且正好和自己想好的發音一樣,就選定了這詞作為新基本粒子的名字。
據說芬尼根守靈夜還因此火了一把。
這本書在2012年才翻譯到國內,遠晚于喬伊斯的另一本尤利西斯。反正也是看得一頭包,屬于挑戰極限的。
喬伊斯在書里創造了很多詞,比如有九個100字母長和一個101字母長的單字,而最有名的是100個字母拼成的“雷擊”一詞,模擬雷聲不斷,由十多種不同語言中的“雷”字組成。
而且意識流行文很怪,書中竟然還有連續三頁插播了一個減肥廣告
艾略特又問了一個問題“據說全世界只有12個偉大的人懂得相對論,是真的嗎”
愛因斯坦笑道“以前說3個,現在12個了我實在不知道是怎么統計得來的,但大多數研究過它的人應該都會懂。”
這個問題以后他還會被問無數遍。
畢加索突然問道“那個多維時空,到底是什么樣子”
愛因斯坦說“多維時空我無法形容,只能講講低于我們三維世界的二維世界,比如一個在球面上爬行的二維生物,即使它爬行幾百萬年,也會回到出發點。而且它永遠不會知道它上面或下面是什么。”
“聽起來非常悲傷,就是說,我們也不可能知道四維世界乃至五維世界是什么樣子”畢加索問。
“對的。”愛因斯坦說。
“看來我無法知道四維世界的人如何在三維畫布上作畫了。”畢加索說。
“估計是雕塑”艾略特說。
“那五維哪”
“這就不知道了。”
愛因斯坦說“這種問題,寫出科幻作品的李諭或許更熟悉。”
李諭說“已經超出人類思考的范圍。”
艾略特笑道“那么我們還是做好一個三維生物吧。”
這兩年也算歐洲文學界的一個現代主義革命巔峰,一年內,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和艾略特的荒原都會出版。他們被認為“正在摧毀19世紀文學的確定性,就像愛因斯坦使物理學發生革命那樣。曾經規定著經典物理學、音樂和藝術的機械秩序和牛頓定律已經不再有效。”
當晚,大家一同觀看了一場俄羅斯芭蕾舞團的演出,并出席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