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旁顯得木木呆呆、插不上話的甲士隨,聽得蘇午與祭司之間的對話,他終于反應了過來,立刻出聲道“王已經下令廢除人殉
葛長部落違抗王命,殺王之使,王一定會討伐葛長
您和他回到葛長,到時候、到時候”
甲士隨的話有些說不下去。
他想警告眼前的神秘人假若對方和渠同回了葛長,也一定會被大王視為叛逆,遭到大軍討伐,但甫一轉念,又想到對方體內那般強橫的神,對方有底氣無懼商軍的討伐了
這種威脅的話,隨不敢說出口,他本也不善于言辭,一時就僵住了。
祭司渠看著面色僵硬的隨,冷笑著道“到時候會如何
我把這樣的大人物迎回葛長,方伯會尊他的神為天帝,他就是葛長的人王
你把大人物帶回鎬京,大王會想方設法剔除他身體里的神,讓他永遠不見天日
大王廢除人殉,但只是禁止了方伯、子們的人殉,周送往鎬京的羌人奴隸日夜不絕,鎬京里的酒池肉林,每一祀年都要進行的二十四次周祭,不計其數的其余四祭,難道停歇了嗎
王要令方伯、子們不斷獻上奴隸,供養鎬京的祭祀,衰弱先王先公們這些與他一樣留著商祖之血脈的后裔的力量,卻對周這樣的部落不斷姑息,大力扶植大王,已失天道”
甲士隨被渠這番膽大妄為的言辭驚得渾身戰栗,更說不出話來
渠言辭里的方伯、子等稱,皆是一種諸侯貴族爵位。
方伯即強大部落的首領,多為追隨先王先公的大臣后代。
子即是先王先公們的后裔,同樣有自己的領地與部落。
蘇午聽著二者爭辯了一番,他未置可否,目光落在甲士隨身上,向其問道“王為何名”
既然周之名在如今已然日益鵲起,連渠這樣的低等祭司都知道了周這個部落的強大,那么商朝如今或已臨近尾聲。
再兼今時商王廢除人殉,這位商王之名,在蘇午心底已然呼之欲出。
他需向甲士隨確認商王之名。
甲士隨低著頭,不敢回答。
渠倒是揚聲答道“大王名子受,在天廟之中,名天帝辛”
“如今有幾位天帝又有幾位人王”再次聽到天帝這個稱呼,蘇午心中生出新的困惑,轉而向渠問道。
人王體魄,即是在大商之時出現。
大商歷代先王,俱為人神,其中雄杰人物,又被尊為人王。
人王者,可以鎮壓天詭
“只有一位天帝,一位人王”隨忽然抬頭向蘇午回答道,“就是如今的大王”
“那是用來騙祀余和奴隸的說法”渠說道,“天帝萬身,帝辛只是其中一個,他的父祖、先王先公之中的強者,都是天帝的一部分
連帝辛也是
只要得到天廟承認,您的神也可以是天帝”
渠看著蘇午的眼神逐漸狂熱,隨又躲在一旁眼神躲閃不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