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親自帶兩個步兵連和一個戰斗工兵連上去,先用炸藥轟開敵人防線,再用長矛突襲進去,殺個痛快。天亮后還可以用騎兵追擊一把,保證他們無處可逃。”
要說目前的近衛隊有多精銳,那是笑話。畢竟才組建成軍不過半年,最近擴編又大多是新兵。可他們這士氣確實旺盛,敢于戰斗,不怕犧牲。
“大雪天的夜襲,不容易哦。”周青峰沉聲說道:“雪夜攻擊的專項訓練,我們是沒有做過的。”
“多吃多喝,穿暖和。我們帶來了六十部馬拉的雪橇,全員輕裝的情況下,十五里地半個時辰就能到。大雪天對我們來說不容易,敵人更是想不到。”高大牛說完還撓撓頭,“還請少帥親自壓陣,底下的兄弟們定然不會怕。”
油燈照耀下,周青峰看向桌面上的地圖。他其實很想打,雪夜戰斗很難,難就難在組織性跟后勤供應上。嚴寒削弱敵我雙方的戰斗力,但顯然是對后勤更加差勁的建奴更不利——只有把敵人徹底打痛,才能讓對方摸不清底細,不敢輕舉妄動。
“葉娜,你親自帶隊把偵查兵派出去,搞清楚敵人的部署,尋找突破口。”周青峰下達作戰決心,“給參戰人員加餐,肉蛋管夠。每人一顆辟谷丹,保證一整夜戰力充沛。”
辟谷丹類似高能量食物,吃一顆一天都不餓。當初周青峰從郭嬌哪里弄來不少,現在有文若蘭后更是開始大量生產,軍隊外出作戰時用來維持體力,還附帶興奮效果。只是吃這玩意還是需要搭配一些食物才行,也不能連續吃,否則肚子反酸不好受。
作為侍女的葉娜騎著‘狗肉’帶著偵察兵出發,虎皮驛內則開始擺開鍋灶做夜宵。七八輛改裝的炊事車立刻開火,蜂窩煤這玩意沒啥技術含量,目前成了標準的近衛隊野戰燃料。大鍋燒水做的紅薯粉,預先煮過的粉條很容易熟,配上咸魚和腌肉,便是美美的一頓。
別家軍隊行軍連豬食都沒得吃,近衛隊可是想盡辦法滿足士兵的胃。紅薯這東西產量大,不挑田地,一直是遼東窮人的主食。可這玩意吃多了也是一肚子酸水,反胃。
目前糧食產量不夠,為了讓紅薯發揮主糧的作用,搞農業的李樹偉愣是搞個粉條廠。他把紅薯清洗打碎過濾,把紅薯里的淀粉弄出來作粉條。這樣吃起來口感就好多了。
預先煮熟再晾干的粉條耐存儲又容易再次烹飪,是近衛隊第一種通過檢驗的野戰食品——別提罐頭,那玩意還是需要點技術的。
相比明軍只能用醋布煮湯調味,近衛隊伙食油水十足,官兵上下就沒有不滿意的。不少人就為這口飽飯,想盡辦法也要入伍。
周青峰自己都跟著在大鍋里吃熱騰騰的紅薯粉條,撈出來的湯水中還夾雜大量蛋花,這是專門腌制的咸蛋,一口大鍋里打了上百個進去——大冬天的,熱湯熱飯吃進肚子里,每個士兵身上都變得暖和。他自己都連吃三大碗,飄雪的天氣愣是吃的額頭冒汗。
吃飽喝足,葉娜騎著‘狗肉’已經在敵前跑了個來回。學了些文化的她可以清楚的描繪戰場信息,畫出自己探查到的敵軍狀況。
“建奴有四百多,大部分是步軍。他們住在村子東面,外圍有十幾處崗哨。伺候建奴的奴隸數量很多,都在村子西面,連篝火都沒多少,好多人沒吃沒喝。天太冷了,敵人崗哨警惕性不強,我們下半夜摸過去,他們肯定被打的暈頭暈腦。”
葉娜指著地圖說完,抬頭向周青峰總結道:“這幫家伙是真的蠻子。他們都是老兵,打仗年數很長,經驗非常豐富。可他們眼界有限,很多事情他們想都想不到,做事太多漏洞了。明軍敗在這些人手里,真是太不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