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蒸汽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大潮前,任何試圖阻擋其發展的人都是蚍蜉撼樹,不自量力。不管宋應星內心對大明有多么忠誠,可當數噸重的蒸汽錘在他面前重重砸落,那震撼人心的力量足以瓦解他內心深處的任何僥幸。
跪了,真的跪了!
宋應星當晚就住在金州,他的精神從幾個穿越者的拉攏討好中清醒過來。聽著遠處三班倒不停生產的機器轟鳴,他唯有跪地哭泣。他對世界的認知在這一刻被打的粉碎,才明白周青峰為什么會對大明無限蔑視。兩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的對手。
“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作為一個傳統知識分子,宋應星對功名還有幾分執著。歷史上他參加了四次會試,四次落第,直到他四十多歲才徹底死心。而現在一條新的路出現在他面前——從賊還是從龍,還用多想嗎?
在工業革命的大潮面前屈服的,宋應星不是第一個,也不是最后一個。他和家人都到了金州。跟他一起來的白鹿洞書院幾百號人也好辦,要回家的發路費,不回家的安排學習或者工作。這些書生談不上什么劣跡,完全是因為葉娜把他們老師給綁票才不得不來的。
至于徐霞客更簡單了,他想去哪里就用三翼機送他去哪里,順帶給他配上照顧生活的仆人就行。不過他卻不想跑,表示要在天津走走看看,下一步則想去金州。周青峰自無不允,只是叮囑他多寫游記,多多記錄當下的社會人文和自然風景。
這個風起云涌的大時代,需要有人去為它爭輝添彩。
被周青峰四處招攬綁票來的人才可不僅僅只有宋應星,其實大明社會上學有專長的人挺多。只是這些人擅長的東西往往不被所謂的正統文人看重,社會地位較低,名氣不顯。而在‘革命軍’這里,他們卻比只會寫八股的所謂精英有用多了。
‘革命軍’最近挖人是越挖越順手,尤其是馬可世馬公公開始寫專欄之后,給北面明廷的大批底層技術官僚和工匠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馬公公經常爆料揭明廷的老底,搞得底層的人才看到大量過去被掩蓋的貪腐打壓之事,好多人氣憤之余干脆南下。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處不留爺,爺去投革命。
周青峰最近就收攏了一批來自明廷大內銀作局的工匠。這些人原本是給宮內皇帝后妃打造珠寶首飾,到了周青峰手下就被打發去磨鏡片制造望遠鏡,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他們到了天津倒也傳回一個消息,明廷軍器監在仿制‘革命軍’的火箭,仿制的似乎還行。
‘似乎還行’的火箭此刻正在通州城外的校場準備接受檢驗,校場的高臺之上坐著大量官員。為首一人面容方正,身材高大,穿著御賜蟒袍端坐正中。在天津混了一個多月的孫元化此刻也在官員之中,聽到召喚便走到臺前恭敬喊了聲‘熊督’。
這位‘熊督’便是最近上任的薊遼總督熊廷弼,這人以剛直不阿,脾氣極臭而出名。他身邊坐著詹事府少詹事,負責練兵的徐光啟。徐光啟特意喊來自己弟子介紹給熊廷弼,熊廷弼當即笑道:“那副大明坤輿圖便是你從反賊手里竊來的?”
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