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太吉也是膽大包天,帶著少量人馬就敢朝天津闖。從運河碼頭上岸,他便坐了馬車前往劉福成在天津開設的貨棧。這路上他少不了要驚訝一下四輪馬車的便利,畢竟這東西在遼東可少見的很。
“‘革命軍’出的東西都精巧,旁人做不出來,這四輪馬車便是如此。這天津的道路寬敞平直,用它拉人載貨都好用,各路商家都喜歡。不過這車可貴了,一輛便要三十五元,尋常人幾個月不吃不喝都未必買得起。”
劉福成說起這馬車既得意又感嘆,“這馬車賣得好,‘革命軍’賺的可多了。我也想過尋些工匠來仿制。只可惜尋常匠人做不出靈巧的車軸和轉向盤,造出來的車不是又笨又重,便是跑的費力,也拉不動多少貨物。”
劉福成說的輕巧,卻不是‘尋些工匠’那么簡單。他人脈廣,路子野,甚至能把明廷軍器監和兵仗局的工匠抽調出來給他造車。可明廷不少有本事的工匠都投奔了‘革命軍’,再加上軸承的工藝要求極高。看著就是一輛車,可他費了不少銀兩就是造不出來,實在無奈。
雖然還沒有彈簧以及橡膠進行減震,可這拉客的四輪馬車內卻放了厚厚的軟墊,坐起來還是比普通兩輪馬車寬敞舒適。一輛車內坐好幾個人都行,車外還能附帶不少行李。
黃太吉原本還以為這車既然精貴肯定數量不多,非大富大貴之家用不起。可他上車沿路行駛,很快就發現道路上有特制加寬加長的四輪甚至六輪馬車。那些車上能坐一二十人,一路說說笑笑的,時不時就能見著一輛。
“這是什么車?定是‘革命軍’內顯貴人家在出行吧?”黃太吉隔著車窗看得真切,連帶他的大福晉哲哲都驚訝的很。谷元緯原本還想鎮之以靜,表示自己好歹也是見多識廣的中原漢人,不是隨便就莫名驚詫的土包子。可他看到這等大車,也跟楊簡一般瞪直了眼。
這車比皇帝老兒的御輦還大呀,這在古代等級社會就是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就好比古代貴族吃飯用的禮器都不一樣,只有至高無上的哪位才有權力用上這最大的車。
谷元緯出身東廠,第一時間就想到這車會不會是周青峰的?就算不是周青峰在車內,肯定也是他身邊的重要人物。若是此刻偷襲一把會不會大賺?亦或者這會就該立刻逃命,遠遠離開那個倒霉小子?
一瞬間,車內眾人心思浮動。
只有劉福成探頭朝車窗外看了眼,淡然嘆道:“唉……,這是公交車。里頭做的都是些窮鬼。”
啥……?我見過市面的,你該不是要騙我吧?
看著黃太吉等人一臉的不解,劉福成只能繼續解釋道:“在下初見到這等大車也覺著驚訝。可這‘革命軍’不怎么在乎上下尊卑。他們搞了個什么公共交通,就是隨便什么人,只要五厘錢就可以坐那個車。
城里這種車很多,每輛車都跑固定線路,想去什么地方只要到某個站點去坐就好了。你們仔細看,坐這車的還真就是些城里的尋常百姓。過去他們都難得出城,現在卻方便許多。有人現在出城種地都坐這公交,省事省時,特別方便。”
谷元緯聽得滿頭霧水,分外不理解這種舉措。只有黃太吉站在統治者的角度考慮,皺眉說道:“這是……,便民讓利,收買人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