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景瑞還真摸不透這位天朝來的反賊頭子究竟是個什么脾氣,實際上這年頭就沒多少人能摸透周青峰的脾氣。前者猶豫了一會方才又說了句:“我當盡力輔佐王總督,讓朝鮮之民都為大帥效力。”
這話說的也不甚明了。
“你當給朝鮮百姓做個榜樣,讓他們知道‘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周青峰冷笑說道:“要多多學習,多多了解我‘革命軍’究竟是個什么樣的組織。我們發行了很多介紹自己的報紙和書籍,你們應當想方設法的去收集。你們若是不心向革命,革命就會向你們而來。”
最后這句,周青峰說的語氣加重。金景瑞在瞬間秒懂,他再次磕頭立誓道:“我等朝鮮之民亦是赤子之心,千百年來具效忠中原正統。如今我等定當心向革命,做大帥之忠臣。”
“希望你說到做到。”周青峰揮揮手,讓這位金部長下去了。他在平壤的一個月,便是不斷的整合來自各方的人員和勢力,重新構成一個新的半自治政府,并且讓這個統治機構能正常運作起來。
榮登總督寶座的王一寧很快收到了來自旅順的第一筆貸款,那是幾個木箱裝著的一百萬銀元。隨同銀元而來的是‘革命軍’空降而來的財政部長——傀儡政府的財權和軍權被牢牢把控在‘革命軍’的手里。財政部的人一來,就給新政府的一票官員發月薪。
同時還有大量實物貸款靠船運而至,王一寧就開始鉚足了勁在平壤搞建設。他必須熟知手下那些被迫前來朝鮮的山東官紳,招募足夠多的朝鮮民工改造城市以容納更多的人口,修建道路,港口和碼頭以方便物資的運輸和流通。
至于改造農田,興修水利,乃至在大同江邊蓋起工廠搞木材加工。這一切都是‘革命軍’內部已經非常熟練的‘三板斧’。
如今遼南的造船廠開始大規模的生產五百噸級船只,大量開礦對木料的需求也同步上升。隨著山東之地歸于‘革命軍’治下,一個更加巨大的木材市場也被打開——中原之地人口繁衍越來越多,不管是燃料需求還是建筑需求,木材都越來越匱乏。
現在可沒有什么‘速生林’,現代的人是很難想象古代的人竟然會缺木材。實際上很多城市因為人口眾多,連燒火的雜木都非常缺,更不要提建房子的木料了——皇帝老兒蓋房子,大梁都要到深山老林里去找。‘賣炭翁’也是為滿足此類需求而出現的。
朝鮮的人口不少,卻終究沒有中原那么多。這里山嶺連綿不絕,最先向‘革命軍’供應的就是大量木材。開往平壤的運輸船往往裝載各種生活用品和機械設備,運走的就是粗加工的木材了。
王一寧上任第一個月,就被‘革命軍’高效的建設和運輸能力驚呆。實際上整個平壤的朝鮮人都在驚訝于城邊大同江岸興起的成片碼頭和廠房,以及那些冒著黑煙突突突而來的蒸汽船。
這些船只每天至少來一艘。它們運來糧食,運來布匹,運來一切見過和沒見過的工具和車輛。同時它們還運走一根又一根從山嶺中砍伐下來的木材。用木材換取錢糧,這一切看起來都是如此的流暢自然。
直到有天江面上出現了幾艘龜甲船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