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孫家二房和承恩公府的人,因為吳太后薨了,覺得天都塌了,只說宮里眾妃嬪看吳太后死,就是喜歡了。
雖然吳太后之后操心娘家弟弟承恩公和女兒坐牢的事,很少管后宮的事了,但好歹還是后宮之主,只要她想,她還是能管著宮里那些事的。
而誰喜歡頭上多一個領導呢,自然是少一個好一個了,所以宮里眾妃嬪,別看表面上因為吳太后過世,不能露出笑容,但心里其實是高興的,不少妃嬪在私底下跟自己心腹嬤嬤聊起來時,甚至是拍手稱快的。
也不怪大家巴不得吳太后快點死了,除了不想頭上有個領導管著外,還因為,吳太后為了給娘家弟弟撈錢,不時在宮里過節,讓眾妃嬪給她送禮物,這些禮物還不能太便宜了,太便宜的吳太后還會不高興,這樣的吳太后,跟當年劉嬪勒索殿里的低位妃嬪也沒什么區別了,所以這些妃嬪早就厭惡吳太后了,只是人家是自己的婆婆,是太后,她們不敢說什么,所以只能忍著罷了。
現在對方終于死了,她們不高興才怪了,這以后,既不用請安,又少了一個人管,還不用浪費那么多錢,這多好呢,不說別的,光是省下的錢,能給自己買點好吃的,那也是一件美事啊。
所以吳太后活的也挺失敗的,這么多人盼著她死。
吳太后死后,宮里的高位妃嬪名額,果然凍住了,在這期間,沒有誰再升到一宮之主位置,甚至稍高一點位份,但不是一宮之主的位份,都沒人再升上去過了。
——這樣一來,孫堂妹想晉級,就更不可能了。
顯然,皇帝雖對母親娘家那堆破事很反感,連帶的,對一直往娘家填無底洞的母親也有些厭煩了,但,到底是母子,皇帝還是在表面上維持了對母親的一些體面。
當然了,也僅僅是表面上的體面,事實上,自從吳太后過世后,皇帝因為對承恩公府特別不滿,所以之后再沒給承恩公府任何格外恩賜了。
要不然,承恩公老太爺好歹是他的親舅舅,就算吳太后過世了,每年也該給點恩賜的。
但沒有,自從吳太后去世后,皇帝就沒搭理過承恩公府了,可見對承恩公府有多嫌棄。
也是了,承恩公老太爺害死過那么多人,卻因是皇帝舅舅的身份,皇帝不好殺了他,免得吳太后哭天搶地,吵鬧不已,但在皇帝心里,自然是恨不得殺了他的,畢竟他犯了那么多事,還傳出去了,把他的名聲都連累的壞了,畢竟別人一說起他,就會說他是皇帝的舅舅,然后可能就會想著,皇帝的舅舅都這樣壞,皇帝本人又能好到哪里去。
一想到民間對他這樣想,皇帝能高興得起來?皇帝被承恩公老太爺連累的名聲不好了,還會對承恩公府好?怎么可能,只是以前吳太后還在,他不好做的太差勁,免得吳太后會鬧。
現在吳太后沒了,他自然能想怎么就能怎么了。
而且,承恩公老太爺最好現在開始老實起來,要不然,要還像之前那樣,手上出現新的人命,皇帝是肯定會殺了他的,畢竟現在吳太后沒了,他不怕將承恩公老太爺殺了,會有人鬧他。
承恩公府也能感覺得到,自從吳太后過世后,皇帝便對自家冷淡了許多,當下不由難過,想著還真是人走茶涼,親舅舅都能是這樣的下場,這個皇帝也太冷血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