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李秋蕓隱晦地看了眼琳瑯的枕頭后,便道:“我聽大嫂說你推掉了你們廠宣傳科的工作?”
琳瑯點了點頭,道:“我不喜歡動腦子的工作,所以沒要。”
李秋蕓聽了不由無語,想著這個李琳瑯,真是蠢,要換了她,她馬上就會答應,車間里的工作太辛苦了。
不過,李琳瑯不去也是挺好的,要不然,她有媽照顧著,不像她,沒媽照顧,運氣還那么好,不用別人轉工作,自己能找到工作就算了,還能坐辦公室當干部,那豈不是要讓人氣死了,畢竟憑什么李琳瑯的運氣那么好,她的運氣這么差?
其實李秋蕓的運氣也很好,不說別的,她媽再嫁,生了個兒子,以后二婚丈夫家所有的財產,都是她媽兒子的,讓她媽不用擔心小兒子的前途,于是便有閑心心疼大女兒了,將工作給了大女兒。
試想一下,要是她媽二嫁,生的是女兒,丈夫的財產就算給她生的孩子,肯定也要跟二婚丈夫之前的孩子平分之類,怎么可能全部得到。
這樣一來,將來她小女兒的工作沒著落,她肯定不敢將自己的工作轉給大女兒。
現在想著二婚丈夫將來的工作能給小兒子,她的工作就能給女兒,可不是李秋蕓的運氣很好。
相反,原身母親沒有正式工作,只是一個臨時工,原身需要自己找工作,運氣并不比李秋蕓好,只是原身有能力,考上去了罷了。
就在兩姐妹說話的當兒,前頭傳來李母喊大家吃飯的聲音,當下琳瑯和李秋蕓應了聲,便出了去。
李父是機械廠六級鉗工,一個月有七八十塊的工資,在這個時代,那是相當高的。
這個時代的肉只要七毛一斤,李父的工資收入,能買一百多斤的肉,要不是買肉需要肉票,要不然憑李父的工資水平,李家天天都吃得起肉。
雖然豬肉受限于肉票,買不到太多,但雞鴨魚蛋等不用票證,可以去市場自由購買,且這些肉的價格比豬肉還低,所以李家三五不時就會吃這些代替豬肉——只要市場上有賣,畢竟這不是現代,就算有錢買,還得看有沒有東西賣。
說起來,李家的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要不是物資供應緊張,要不然憑李家的工資水平,是能過的非常不錯的。
像今天晚飯,就有紅燒魚,是李大嫂手氣不錯搶到的——李大嫂沒工作,當初之所以嫁給李志國,也是因為沒工作,為了避免下鄉,才趕緊嫁過來的。
因為沒工作,所以有時間搶到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