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無他,如果戰爭無法避免,做奴役的那一方,自然要比被奴役的那一方要好,前者起碼能占據主動權。
事實也證明,不過短短幾十年的和平,大家也就是吃飽了百十年的樣子,就能讓許多人的大腦開始涌現出了圣母思維,各種關于善待生命的思潮開始泛濫。
這足以說明地球這種環境下孵化出的物種以后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奴役者比較好。
畢竟大家都比較擅長作死。
如果真的發展到宇宙文明那種程度,戰爭說不定是針對一整個星球生命的屠戮。
當然這些事,都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在喬澤腦子里晃個幾圈而已。
其實針對太遠的事情,喬澤也沒考慮那么多。
他現在主要的注意力還是在蘊含量子模型上。
雖然他已經準確的預測了引力子的存在,而且還設計出了一套方程用來描述蘊含引力子跟希格斯玻色子產生互動以及運動的方式,但依然沒能補全整套蘊含量子理論的數學模型。
目前來說,超螺旋代數已經為他的這套理論一種處理超對稱性的數學框架,而超越幾何學則了一種新的視角來理解和描述量子化的時空結構。
但如何在非微擾框架內全面地構建和理解量子引力仍是一個開放問題。特別是在高能量或強引力場極限下,理論的非線性特征導致難以用超螺旋代數跟超越幾何學來處理其中的復雜性。
而且喬澤最終目的是希望能解決微、宏觀統一的問題,那么就還需要解決廣義相對論所預測的時空奇點問題。
就目前來說超螺旋代數的超對稱性和跟超越幾何了一些解決路徑,但如何在不犧牲理論一致性和物理可觀測性的前提下徹底解決奇點問題,即便對于喬澤來說,依然是個巨大的挑戰。
再然后還有養活了無數偽科普人士的量子糾纏跟時空結構問題。
雖然量子糾纏跟超距作用,并沒有許多科普者說的那么詭異,完全可以用現有的理論來解釋。但如果理論上來說,傳遞引力的蘊含引力子同樣屬于量子的一部分,也有著糾纏產生的超距作用。
超越幾何學雖然能為理解量子態的幾何和拓撲新視角,但如何精確地將引力子糾纏與時空的量子幾何結構聯系起來,描述它們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同樣是一個讓人頭大看著便頭大的問題。
最后則是暗物質跟暗能量了。
雖然從沒觀測到,但哪怕是蘊含量子理論也無法解釋目前可觀測宇宙的質量遠遠不夠的問題。所以如何精確地將量子糾纏與時空的量子幾何結構聯系起來,描述它們之間的動態相互作用,同樣是個現階段亟待卻很難解決的難題。
最最最重要的是,以前的研究多少還有前人的論文可以參考。
但使用他研究出的這套工具來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還真就幾乎沒有任何有意義的參考,完全得靠腦力一點點去思考那些復雜的時空結構,并構想出相應的數學結構。
這也是強如喬澤,前段時間都感覺到疲憊,不得不暫停這方面的研究,去解決了哥猜休息下大腦的原因。
智力巔峰的挑戰莫過于準備憑一己之力去解決這一系列的難題,最終將微、宏觀統一在一個大框架之下。同時要讓四種基本力實現統一。
這個大框架不但要對微觀世界做詳細準確的描述,還要能解釋清楚為何關于星系內絕大部分質量無法觀測到的問題。
毫不夸張的說,這絕對是人類文明有史以來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正常來說,大概需要幾代人的努力,看能不能觸摸到這一系列問題的邊緣。
現在最多只能說已經觸碰到了這個核心問題的邊界。
如果這一系列問題真能解決,更代表著科技的躍升。
正如之前愛德華威騰判斷的那樣,光是解決了引力子的問題,都可能根據這些理論發展出一系列的應用。比如引力能量轉換裝置,引力發動機等等
如果這一套框架真的被構建出來,大概離人類真正能離開地球去開發新的天地不遠了。
所以只能作為遠景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