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并無什么不耐,大丈夫立于天地間,豈能不是,是當能屈能伸,該忍的時候就得忍。
何況這些宮廷侍衛也知道李勇是得了皇帝親自召見,多少要給他點面子,雖不至于得過且過,卻也沒有太過分,點到為止。
之后李勇才隨著那李神福繼續往前,在殿前先行等候,由李神福上前去提醒一聲“官家,錢塘李君名帶到了。”
“哦”在正前方那明黃色的書桌后邊,正俯首翻閱奏折的皇帝抬起頭來,對著剛剛跨過那道高高門檻的李勇這頭仔仔細細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不由擊掌笑道“好個少年英杰,卻是聞名不如見面。”
李勇在那李神福的指點下,也已經行了禮,自稱“草民”,卻又聽皇帝笑呵呵道“朕早早將你叫來,卻一直沒有見你,你倒也是沉得住氣”
李勇并不意外,趙恒不會無緣無故就放自己鴿子,原先也在想著他是不是別有目的,如今不過是驗證了猜想而已。
當然,可能也是確實沒時間,順帶來試探一下他罷了。
所以這幾日李勇其實一直在想著搞事情,因為對皇帝來說,這沉得住氣有沉得住氣的說法,沉不住氣也有沉不住氣的說法,究竟哪種更好,取決于將他看做了什么人。
在李勇看來,當然是令自己的存在感越強越好,強到讓皇帝無法忽視。
從趙恒的履歷來看,在執政初期,他還是一個比較開明的皇帝,當然也可能是因為登基之初,地位尚未穩固,所以只能壓住性子,而多倚重一些老臣。
但隨著時間推移,地位穩固,趙恒在用人上大膽了不少,包括他在潛邸時的那些心腹,都逐漸得到了重用。
在即位之初,新老勢力的交錯是一個恒久不變的主題,這就正是他這種人出頭的好時機,前提是要能先入了皇帝的眼。
而只是被召見,顯然還不夠。
“來人,給他賜座。”
“謝官家”李勇倒也是老實不客氣,坐下之后腰桿挺得筆直,卻叫趙恒笑了起來,說道“李君名,你可知道,為何朕要將你召來”
李勇猶豫一下,說道“是因草民給蜀州的那幾個錦囊”
趙恒不置可否道“可與朕說說,你究竟是如何隔著千里外,得知此事的難不成,你真是那臥龍諸葛亮的轉世”
李勇苦笑道“那不過是故事戲言爾,不能當真。至于草民是如何知道,其實也不外乎就是一個猜字。”
“哦,猜”趙恒澹澹道“你只是憑著猜想,就能知道千里之外即將發生的事情”
“實不相瞞,草民倒也并非是瞎猜,我雖從未去過益州,卻有幸有兩個教習師傅,正是蜀中人士,對那兒的情況頗有見地。
“且我家的營生也正打算入蜀經營,卻不想無意中觸動到了一些秘聞,草民七拼八湊,才有此一想。而后便想到了借由那諸葛臥龍的錦囊妙計,來警醒蜀中諸位達官顯貴,期望他們能夠調查一番。
“倒是沒想到,懷忠公竟是將草民那些揣測十分看重,并以此果真揭開了那神衛軍兵變之事,提前布置以將此事扼殺”
趙恒臉色看起來似乎還有些失望,或許他更希望從李勇這里聽到的,是他憑借什么風水、天時、八卦易理而推斷出來,或者是夢中受到什么老仙人的讖語也行,哪想到就這么樸實無華。
這也讓李勇在他眼中一下變成了一個僥幸獲利之人,包括什么“小臥龍”和錦囊妙計,也都不過是運氣好湊巧罷了,瞬間興趣大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